家长要跟孩子平等,作家长的就是要跟孩子形成平等的关系,家长如果做了,孩子就感觉到了。他们就会对听我们的。
每次家长都要跟孩子讲平等,如果您是这么明确的话,那么您是一个非常开明的家长了!但还有一个问题,您的孩子同意您的原则吗?
每个家都有它的原则,家长认可的原则,如果孩子违反了这个原则,就是不允许的。那么每个家长在采取一种原则的时候,是不是认为这个原则是对孩子有益的?每个家长一定是这么想的,但是为什么教出来的孩子的千差万别?有些孩子甚至是很不好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在贯彻一些原则的时候,这些原则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孩子清楚吗?如果孩子不清楚,那么您这种原则在执行的时候,他会觉得无所适从,一次两次以后,他就觉得不要听了,因为这个原则不是我说了算的,是您觉得我违背原则的时候我就违背了,因为没的好商量的!
家长认为好的原则,也许不一定真的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
当对方顺着您原则的时候,您会给他平等,当您发现他违犯您的原则的时候,您就不给对方平等了。触及到原则,您肯定是烦的,是发怒的,您只要发怒的时候,他就得不到平等了。
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在拿着自己的意愿或情绪在去评判别人,看望父母孩子嫌买给爷爷奶奶的东西多,您觉得这是他不孝顺,触犯了作为家长的原则。实际上他也许不是,也许他只是说提这些东西太累了,或者说占地方太多了,只是这么一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就因此挨上一个耳光,你觉得这样的原则公平么?你觉得这样的平等关系对孩子公平么?
我们怎么能做到平等呢,是不是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是很想跟对方平等,让他也能感受到平等,我们是可以商量的,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对方好像根本感觉不到。那么,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有些时候,我们觉得需要平等的时候,我们就给对方平等了,我们不高兴的时候,对方就得不到平等了。这里的“不高兴”是什么意思?就是上面所说的触及了“我”的原则了,我就不能跟你平等了,很多家长都是这样的,所谓的平等也就是单方面的独裁。
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平等地对一个人,但对方也许感受到的根本不是一个平等,而是一个压力,您在强迫他去做什么,尤其是不清楚一些原则的时候,就是说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理解的时候,那么他觉得这个原则是根本就没有,他可能会感受到的就是您生气的时候,就不好了,您不生气的时候就没问题了,也就是对方会认为我们在根据我们的情绪变化这些原则,那么平等来自于什么地方?显然就没有了,没有了平等的时候,不信任就产生了,就是无法跟您敞开心扉,因为敞开会触及到家长的原则,我怎么知道敞开哪句话会触及到您的原则呢?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我干脆什么都不说。其实您刚才提出来的这个原则很好,但是呢,每个人心里可能都有一些原则,这些原则是不可触碰的,谁触碰到它,谁就是不可原谅的,我就会给您一个惩罚,哪怕骂一句也是惩罚,那么孩子就会因为您的惩罚,不断地改变,不断地记住,不断地形成跟您的关系,那么最终呢是形成了现在我们跟孩子之间的关系
什么都是你说了算,还有平等么?
心理医生师告诉我们:孩子都是懂事的,当您这么尊重他的时候,他也会尊重您的。如果你制定自己的原则的时候平等的征求了他的意愿,他的原则得到了你的认可,那么你们相互之间平等的去尊重对方的原则,这才是与孩子平等。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