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科室
- “扇贝效应”:别让无效激励毁了你的孩子! -
在育儿路上,家长们常常会面临各种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如何有效地激励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精心设计的激励方案却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孩子陷入了“无奖不欢”的怪圈。今天也通过一则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揭示“扇贝效应”背后的奥秘,以及为何我们应该拒绝无效激励方式。
- Part 01 -
案例分享--无效激励措施
小芳(化名)已经十岁了,但在生活习惯上很懒散。父母为了激励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采取了奖励措施——周末打扫干净房间和家里,就能获得一顿美味的肯德基或是游乐园的欢乐时光。起初,这一激励措施效果显著,小芳不仅积极完成了打扫任务,家里也焕然一新。
然而,但好景不长,一个月后的周末,父母要临时出差,将小芳独自留在了家里。原本他们认为小芳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已经可以照顾好自己了,但是等到周末晚上回到家,迎接他们的是脏兮兮的客厅、堆积的碗筷以及浸泡在盆中的衣物。父母很不理解,就叫来小芳询问,谁知道小芳笑嘻嘻地回答:你们不在家,奖励又兑换不了,我才不白白去做家务呢!父母对此感到很愕然,以及无奈!
小芳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不再愿意做家务,仿佛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那一份即时的奖励。
这就是典型的“扇贝效应”。这一术语源于动物学习实验中的一个发现:当每次扇贝张开时都给海豚一个食物球,海豚就会学会在扇贝张开时做出跳跃动作。然而,如果扇贝多次张开却没有食物球出现,海豚就会逐渐停止跳跃。同理,在人类行为中,如果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得到预期的奖励,他们就会失去继续该行为的动力。
- Part 02 -
如何避免“扇贝效应”
在小芳的案例中,父母的奖励措施在短期内看似有效,但实际上却埋下了一个隐患:小芳将打扫房间与获得奖励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打扫房间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当奖励无法兑现时,她打扫房间的行为也随之消失。
那么,作为父母或者教育者,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扇贝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第一:
我们要注重奖励的适度性和合理性。奖励应该是对个体行为的肯定和鼓励,而不是行为的唯一动力。我们可以给予孩子适度的奖励,但同时也要引导他们理解行为本身的价值。
第二:
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出于自身兴趣和需求而产生的行为动力。我们可以通过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来培养他们的内在动机,让他们从内心愿意去做某件事情。
第三:
我们要建立长期稳定的激励机制。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关注即时的奖励,更要考虑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持续、稳定的激励环境。例如,我们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目标,并为他们提供实现目标所需的支持和资源。
最后
总之,“扇贝效应”提醒我们,无效激励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在追求奖励的过程中失去了行为本身的意义。作为父母和教育者,我们应该更加谨慎地运用奖励措施,注重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和长期稳定的激励机制,从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今日推荐咨询师:
李菁
中科院应用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小明央视心理团队”专家心理咨询师,对个人成长、青少年儿童心理案例有特别丰富的经验。电台特约心理专家嘉宾,高校特聘心理讲师
从业8年超过4800小时的案例经验。参与过心理危机干预、认知行为*、精神分析、心理行为训练等心理学技术的专业培训和实践。长期接受督导和个人体验,
擅长领域:青少年心理问题 ,青少年抑郁情绪困扰, 厌学,学业压力,亲子沟通,青春期叛逆等。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