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古有寒门出贵子和穷人孩子早当家之说,可现在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却养出了“富二代”。
我朋友家的女儿刚上小学,就已是全身名牌logo堆砌,戴小天才手表,用苹果最新的iPad mini,这些虽谈不上特别贵,但对工薪阶层来说,要承担不小的压力,因为这加起来要花掉他爸爸2个月的工资。
于是我忍不住问孩子妈:“为什么非要给她买这么贵的东西呢?”
“我们也是没法办啊,她动不动就说不想上学了,看同学都有,她没有,就要受到歧视。”妈妈摊开手,“虽然我们没什么大本事,但咬咬牙,只能满足她。再苦,不能苦了孩子,是不是?”
这个家长的内在逻辑是:“只要孩子肯学习,我花再多的钱都是值得的。”听完这个答案,我觉得又可气又好笑,一方面心疼父母挣钱的不易,另一方面感叹现在的小孩子也蛮作的。
02
可一味的满足孩子,就真的可以换来上进心吗?我看未必吧!在养尊处优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几乎没经历过什么苦难,很容易玻璃心,长大后更经不起挫折和打击。
而另一方面,也有家长很想培养孩子吃苦的能力,他们会有意在山珍海味和粗茶淡饭之间,选择粗茶淡饭。在打车还是坐地铁挤公交之间,选择坐地铁挤公交,有意的创造一些艰苦的环境让孩子去经历。有些家长盼着孩子能成为“人上人”,就刻意给孩子制造各种“苦难”,然而,这样做就对了吗?
基于想要自家孩子成为“人上人”的家长,常犯的两个错误:
第一个就是不该让孩子吃的苦,让孩子瞎吃。
不少父母觉得现在的孩子处尊养优,几乎没经历什么苦难,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玻璃心,作为80后妈妈我也相当赞同这个说法。但我不认同的一点是,有些家长盼着孩子能成为“人上人”,就刻意给孩子制造“苦难”。我们在上一篇展开谈到过。
父母存在的第二个误区是,该吃的苦不让孩子去吃。
作为从业15年的心理咨询师,碰到过很多的儿童心理案例,究其原因,是原生家庭带给他们的伤害,换句话说,是父母给孩子做了错误的示范和引导。我们举个例子,该吃的苦不让孩子吃的话,很容易让孩子患上人格失调症。
“人格失调”是心理学的术语,解释起来,就是一种人格障碍。人格失调患者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我不能”、“我不可能”、“我做不到”,他们缺乏自我判断,不能承担任何责任,把一切难题都推给别人。
要知道,他们曾经也是健康的孩子,只不过在他小的时候,家长经常这样做:
当孩子主动收拾屋子时,家长说“你还小,这种活放着我来!”
当孩子遇到麻烦时,家长不给任何尝试的机会总是说“我去协调解决吧!”
当孩子作业多到无法完成时,家长会抱怨和怂恿“你们这是什么破老师,让学生写那么多作业,都快给累死了。快别写了,睡觉去吧!”
每当孩子遇到麻烦,家长不是帮孩子逃避,就是自己替孩子解决,剥夺孩子克服困难并达到成功的过程,不给孩子自己处理难题的机会,我管这个叫“打断吃苦”。正因为你把他的苦替他吃了,他就不知道自己是可以的,自己是否可以做到,自信心也得不到提振。
03
这世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教育也要用对方法。只有让孩子吃对苦,才能成为孩子一生的福气!为此我们可以学一学曾国藩的“吃苦”之道。
1、要吃“读书之苦”
曾国藩一生手不离卷,从少年到离世,对读书不敢有半分倦怠,哪怕是在外带兵打仗,也不忘每天看书。对家弟、子侄也要反复叮嘱,每月通信检查功课,交流读书笔记,督促他们读书。
曾国藩曾说,“读经有一耐字诀。”
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必将受益终身。如果孩子小时候贪玩不读书,玩网游逃学,家长再爱孩子,也不要听之任之,要舍得让他吃读书的苦。等孩子长大,他才自然会明白,曾经为读书吃的苦,会变成他一辈子的财富。因为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书中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从而拥有更博大的胸怀和格局。
2、要吃“劳动的苦”
曾国藩视“勤”为兴家立业之本,在给次子曾纪鸿家信中写道:“不可惯习懒惰。”
现在很多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生活能力。不少上初高中的孩子住校回来,把脏衣服臭袜子背回来,等父母帮他洗好晒干之后,再背回去。这样长大的孩子,以后很可能成为“啃老一族”。
3、要吃“生活的苦”
曾国藩家训中,曾说“穷”乃“善身”之道。他在写给大儿子家书中,有这样一番话:“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越是富家子弟,越要懂得勤俭,在物质生活上要跟穷苦人保持一致,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才可能有出息。
而如今的父母,总想着把最好的条件给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啊!成长过程中,你给他提供的物质生活越充足,孩子就越不知道珍惜,不懂得感恩,不习惯勤勉。轻则毁了自己,重则毁了家业。
写在最后:
这个时代发生着改变,当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拿自己仅有的工资去满足孩子的虚荣心,培养出张嘴就要买买买的“富二代”;而不少富人家的父母却坚持让子女从小吃苦,因为他们深知培养孩子吃苦精神的重要性。
咨询师推荐:乐天心晴APP主任咨询师 暮夏
作者:乐天心晴APP北京咨询师 暮夏
配图:乐天心晴APP 小晴
编辑:乐天心晴APP 小乐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