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季节,上海千万居民为疫情羁绊在家,不能探春游玩、不能结伴远行、甚至也不能正常工作生活。随着疫情态势的加剧,每天面对滚屏而来的负面消息,听着邻居、社区、亲友的满满忧虑,很多人在认知上也不可避免会发生偏移。
睡眠障碍、焦虑情绪以及过度愤怒是疫情期间大众最为常见的心理状态。
伴随着耳边不绝的警鸣声,听闻着居住区周围感染者的示例,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对疫情产生恐惧和担忧,距离越近者忧虑更深,这种恐惧情绪势必会导致睡眠质量的下滑,乃至产生睡眠障碍,比如入睡困难、频繁起夜、睡眠较浅等等。其实这种表现是我们生理机能的正常反应模式,压力和恐惧会让精神波动更为显著,或是亢奋或是谨慎,但都会造成短期的失眠。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会习惯于失眠状态,白天精神萎靡,入夜毫无睡意,如果不能及时做出正确应对,就会使生理机能和行为习惯发生转变,逐渐转发为慢性失眠。
焦虑情绪是大众面对不可控的局势和难以预料的未来而产生的正常情绪表现,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长期的封闭生活、频繁的核酸检测工作以及触目惊心的新闻报道,都会在无形间加剧大众的焦虑情绪。同时很多人对自身情况也会萌生严重的忧虑,稍有不适就会怀疑自己为病毒所侵袭,从而滋生进一步的压抑和焦虑。如果这种情绪不能得到及时的遏制和转变,就会在人群中发展为恐慌情绪,为种种盲目冲动行为推波助澜。
愤怒是人本能的情绪反应,尤其是在网络时代,这种怒气经过舆论的渲染和引导更会滋生出“戾气”。在面对疫情防控工作过程中,我们很多人都会看到一些充满指责和针对性的话语,如对疫区全体人员的排斥、如对基层管理者的无端揣测、如对医疗工作中的言语谩骂等等。这些文字在网上迅速发酵并传播,也不乏支持者和赞同者,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和主观化,另一方面就是疫情态势下所积聚的负面情绪的集中爆发,当事件超越个体的认知和掌控范围后,为排解内心的恐慌与压力,个体往往会通过愤怒的方式去宣泄焦虑,试图让事情重回自己认知的掌握范围。
这三种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是疫情态势下大众最普遍的表现,如果不能及时做好观念引导和情绪疏导工作,随着舆论发酵和疫情态势的蔓延,这种心理情绪就会转化为群体效应,甚至引发大规模的恐慌和混乱。
抛开大的层面不说,作为大众中的一员,普通个体都有正常的情绪反应,喜怒哀乐俱全,面对疫情突发,心理情绪也会因环境变化而产生起伏波动,严重干扰个体正常的生活状态,乃至引发心理障碍或疾病。为预防这种心理风险,我建议大家从以下几种方法入手,帮助稳定和改善情绪,让我们突破心理闭循环。
1、以科学的态势审视疫情信息
现代通信技术发达,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多样,其中自然不免夹杂各种小道消息,虽然有一定的可信性,但多数是伪科学或谣言,会对我们的情绪造成严重的扰乱。所以我们要科学地对待疫情讯息,构筑自我认知体系,不要为外界不实消息干扰。对疫情数据和防控知识要以官方通报和权威信息为准,按照正确引导做好疾病预防,有问题及时就医及时求助,不要过度恐慌。
2、保持沟通以及睡眠
疫情期间,我们要寻找到合适的方式和渠道来释放不良情绪,这能够有效缓冲压力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果感到烦闷和寂寞,可以利用网络和亲人、朋友沟通交流,或是抱怨吐槽,或是分享生活,或是游戏互动;可以去放声大哭或是喊上几嗓子。这些方式的目的都是为了及时将负面情绪宣泄出去,避免其长期积聚和压抑而导致的失衡结果。
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能够有效减低内耗,让精神状态重归自信饱满的状态。很多人在疫情期间睡眠浅、精神差,这些都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来调节。第一是要保持睡前脑部的平静,在休息前一小时不要去关注疫情、工作这些会令人情绪产生波动的讯息;第二是减少白昼的睡眠时间,要限制在房间和床上的次数,定时作息,持续坚持就能让睡眠状况得到改善。第三,对于重度失眠患者,要及时采取线上咨询,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走出情绪误区。
结语:疫情防控是一场卫生战,也是心理战。在落实居家隔离政策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加强心理健康的防控。我们应当做好定期的审视和宣泄,为心理防疫拉上警戒线,要合理管控情绪,加强抵御能力,保证身心层面的双重健康!@上海乐天心理咨询
咨询师推荐:乐天心理首席咨询师 李箐
作者:汪昊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