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巴尔扎克曾这样去解释什么叫“创意”,他说:“第一个将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作同样比喻的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材。”巴尔扎克的评价生动地阐述了首创者与拙劣模仿者的区别,我想如果这位大文豪如果了解过“边际递减效应”,一定会猛击大腿,赞叹道:“这真是太美妙了。”
“边际递减效应”最初是经济学中用来表示价值规律与传播关系的经济定律,最初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戈森提出的享乐法则:即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则其带来的享受递减。后来被广泛运用到组织效益以及心理学中,并衍生出了全新的定义:同样东西的满足感和效用会随着增加而无限趋近于无。这一效应认为事物的价值不决定于事物本身,也同样受到人们欲望和需求满足程度的影响。
以一个例子来说,企业为欢迎国庆的到来,特意拉起横幅要求员工各自写上标语,布置在了办公室的内内外外。在第一年,员工或多或少会因为第一次参与而有些兴奋感;第二年若是依然如此,员工们就会感到无趣沉闷;第三年时,员工会毫无激情;在随后的数年若是依然如此,这项创意也会彻底招致员工的反感,认为大搞形式,毫无新意。从员工的心理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同样东西带来的满足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衰减,如果不能及时更换形式,就会出现负效应。
在我们人际交往中也是如此,从来都是距离产生美。很多见过一面,简单几句话的人最能在你认知中留下深刻、完美的印象,而很多我们身边人的优秀品质都被视而不见。这种视野盲区的出现就是因为距离、次数因素消磨了期待感,相同的表现每天都见从而习以为常,带来的感官效益持续削减,最终被下意识忽略。
第一次接触正是人们新鲜感与期待感的巅峰时期,也是事物带来效益最大化的时候。就像饥饿时吃上的第一口饭最香,困难时第一个伸手帮助者最能赢得感激,商品的第一次介绍最能吸引人,如果我们能吃透“边际递减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合理运用,就能为自己带来效益最大化。
一、“雪中送碳”好过“锦上添花”
“边际递减效应”可以视同投资定律,我们要在事物效益最大化的时候果断出手,攫取最大回报。人际交往便是如此,同等的帮助,在他人低谷时给予会获得数倍的回报,在他人巅峰时送出则可能带来的效益达不到原本价值。
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就要选择在最需要时给予最贴切的帮助,有时候即使是一句关心也会让别人对你报以感激。在职场中更是如此,“人走茶凉”不可取,事事都要留余地,这或许是以后转圜的机会。我们可以将每一次的帮助视作人脉投资,只要其中有一支潜力股,你的投入就能产生良好的效益。
二、不要追求第一面的完美
很多人在人际关系建立时会尽力展现自己完美的形象,想要给予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其实这种方式也是给自己设定了一层桎梏,因为按照“边际递减效应”的原理,人们对你的欣赏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淡化,即使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再如何惊艳,也会在认知加深中逐渐消磨。
相反,如果你稍微露出瑕疵,并在相处的阶段中逐渐展现自己完美、优秀的一面,则会让对方认为你是一个真实、上进的人,并不断固化感知,对你形成良好的印象。就比如交友时,你承认自己在某个领域不精通并向对方虚心请教,在这种氛围下双方的关系会不断拉近,对方也会对你留下谦虚好学的好印象。
三、让对方明白得之不易
同样的物品在不同环境中得到的效益不一样,人际交往也是如此,只有让对方知道你的付出,才能让他内心产生深刻印象,从而无形中增加行为的附加值。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傻傻地听对方吩咐,一味埋头苦干,否则会被别人当成理所当然而忽视。只有让对方明白得之不易,才会在乎你的付出,才能赢得平等和尊重。
同一件物品,在经过包装后会光彩夺目,增值数倍,而且让购买者认为物有所值。在人际交往中也要学会为自己的付出包装,打造溢价。比如对方要你帮忙时,就要直截了当去指出行动中的困难,让对方知道这些都是需要成本。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不能漠视你的付出,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写在最后:
人际交往其实就是心理学的学问,如果你能掌握“边际递减效应”,就能游刃有余地去应对别人的请求,将自身的付出成本发挥最大效益。学会了解并利用边际递减效应,我们就能对生活多一份从容。如果你想了解更丰富的人际社交技巧,欢迎咨询上海乐天心理!
咨询师推荐:乐天心理专家咨询师 白祯臻
作者:汪昊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