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家分享一则故事:
几位生活在城市的少年相约去周边乡村一游,体验乡土风情。他们一路有说有笑,走过了村庄,走过了田野,开始攀登一座郁郁葱葱的山林。数个小时的步行让他们有些疲累,于是在其中一位少年的建议下几人在风景如画的山腰地带停歇下来。其中一位少年为同伴递上沉甸甸的水壶,同伴误以为壶中水是山间的清泉水,遂打开畅饮一口,并感叹道:“还是山泉水清冽,没有杂质,比我们城里的水要好多了。”递水的同伴听后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我出发时带的水,不是泉水。”
水不过是普通的水,但受到人主认知的影响,味道也会变得微妙起来,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安慰剂效应”,认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多数时候都能发挥良好的效果。
安慰剂效应最初被发现是在医学领域。当时医生在治疗病患时,会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去让其服用药效并不显著的假药或是将病情说得较为轻微,以此达到宽慰病患心理,使病患症状得到缓解的结果。随着这一效应被推广,心理学家发现在社会多个领域都能运用安慰剂效应,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抚慰被安慰者的情绪,达到镇定的效果。
为什么安慰剂效应会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呢?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受两个机制的制约:期望效应与条件反射。
(1)期望效应是指受试者对目标事件产生积极的期待心理,在主观上形成强大的心理暗示并对结果产生盲目的信任,从而反作用于生理方面。
(2)条件反射是指受训者因反复的心理暗示或强制行为,而形成强大的心理惯性,会在特定情境下做出特定的反应。
安慰剂效应的发挥就是因为被安慰者在主观上对安慰剂效果产生了与效药物相似的生物反应,从而使得实际效果出现。举个例子来说,病人在医生的安慰下,始终坚信我只要“服用某某药物”或是“如何如何做”就一定会被治愈的念头,而在这种强烈的信念以及情感的支撑下,生理机制也会随之产生相应的疗效,向着想象中的效果去靠拢。
归根结底,安慰剂效应的发挥在于人们信念和价值观对知觉和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并最终反作用于生理层面。但其中如何运作、如何发挥作用的种种机制我们都未曾明确掌握,这也是现代心理学在苦苦追寻的一大方向。
不过,但从安慰剂效应的运用来说,在生活工作中还大有发挥空间,可以为我们所借用。
一、如何有效地去安慰自己
安慰剂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起到调节情绪、突破困境的效果。我们在生活中总有不如意的时候,如失恋、考试不利、工作糟心、与家人争执,在这时安慰剂就能发挥效用,帮助我们从消极情绪中摆脱。
安慰剂效用本质是心理暗示,但在形式上却多种多样,它可以是药物,也可以是一句口号或兴趣,只要能够调动情绪即可。在消沉时,我们可以去听歌、运动、吐槽去抚慰心情;可以沉浸在喜好的事情或兴趣爱好中消解抑郁情绪;也可以通过设定目标、自我勉励去安慰自己。总而言之,安慰剂的形式不一,我们要在恰当的时机选择合适的安慰剂,才能发挥正面效益,激起内心的信念与情绪,从而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二、安慰剂效应对他人的运用
安慰剂本身不会直接解决问题,它是通过激发人们的信念、调动潜能,进而去影响行为活动,产生积极正面的效益。我们在安慰别人时,要注意这一点,应当以强化他人信念为核心目标。在面对性格怯懦的人时,可以故意去夸大他的能力或削弱事情的难度,从而激发他的自信心,让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在面对情绪悲观的人时,我们要让他相信事情会有转机;要给他一些“绝对”的建议,告诉他只要这么做就可以迎来改变。我们要善于运用安慰剂效应,从对方最为薄弱的角度切入,帮助他扭转情绪,增强信念,自然就能发挥安慰剂效应的正面效益,让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
写在最后:
安慰剂效应是一味精神的良方,它能帮助人们激发信念,调动潜能,推动事物向着利好的层面发展。我们在生活中善于运用这种力量,不断地用希望和期待去充实生活,建立积极、正面的心态,让人生更为顺畅、成功。如果你想认识自己的潜在力,学习与潜意识对话的方法,欢迎咨询上海乐天心理!
咨询师推荐:乐天心理专家咨询师 白祯臻
作者:汪昊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