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罗切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爱德华·德西 Edward L. Deci向大学征集志愿者,做了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
他将报名应征的大学生带到教室,并要求他们完成三个阶段的测试。第一阶段,应试者被要求完成一项简单的解题任务,但不给予报酬;第二阶段,应试者被随机划分为两组,再次完成一项相同的解题任务,但其中一组被给予1美元的奖励;第三阶段,应试者被要求自由选择,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去继续解题,但都无报酬。
经过对测试数据的收集,爱德华·德西发现在第二阶段被给予奖励的应试者选择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而相反的是未获得奖励的应试者中不少人选择继续去解题,这说明了前者的兴趣程度在持续减弱,而后者则得到了加强。
根据这一测试结果,爱德华·德西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定律——德西效应。他认为人们在同时获得内感报酬(如解题的成就感)和外在报酬(如物质奖励)时,工作动机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削减。这一定律颠覆了我们对工作热情的常规印象,原来报酬的激励作用只是短暂性且有限的,过多的给予报酬反而会削减工作者的热情与努力。
这使我想到了教育孩子的一则事例,有位家长想要通过劳动与奖励挂钩的方式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但没想打适得其反,在一段时间后孩子事事都索要报酬,就连原本会自己整理的房间、玩具也被明码标价。
这一情况与实验的结果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而这种颠覆性结果的产生还要从动机因素分析。心理学认为人的种种行为都有其内在驱动力,即动机,如口渴要喝水,困乏要睡眠。而从动机的形式去划分,又可以区分为外部动机以及内部动机,内部动机即自我要求,而外部动机则是外在因素的干扰,如利益的诱惑、环境的胁迫、他人的催促等等。
动机不同,所形成的影响也不一样。如果驱动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形成“外部动机——行为——外部动机——行为”的循环模式,也就是被外部因素操控,沦为外力的奴隶。就像为了奖励而去做事,就会为金钱驱动,将所作所为都与报酬挂钩,并主动去追寻更高的回报与奖励,也就形成了所谓的功利心。
这样的认知模式在社会中比比可见,很多爱斤斤计较、抠抠索索的人就是这样,认为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即使是说一句话、走一步路,也应该要有相应的回报。在功利心的影响下这种人会将眼光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而看不见长远的发展与前景,也会丧失对外物的兴趣,从而变得麻木庸俗。在生活中,我们要规避德西效应的陷阱,培养长远的目光与持久的兴趣,让未来变得更平坦宽广。
一、建立内在驱动力
内在驱动力是指发自内心地推动自己前进的力量,如信念、焦虑、热爱等等,都是内驱力之一。持久性是内驱力最为显著的特性,拥有内在驱动力的人会进行自我学习、探索、合作、创新,不断超越突破自我。
培养内驱力就要有制定相符合的发展目标,如长期人生规划、中期职业规划、短期能力规划,当我们有了追求和努力的方向,才能形成内驱力。同时要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只有真心喜欢的事情才能激发个体的探求欲,才能维持长期的内驱力。我们要以自己为灯塔,自我鞭策前行,以内驱力为能源,以理想为方向,不断奋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二、创设全新激励模式
德西效应认为过度的奖励会损耗个体持久的热情,但如果能转换形式与方式,就能合理发挥奖励的激励效果,帮助我们更快地完成目标。以教育孩子为例,合理的奖励方式可以降低孩子的抵触心理,发挥孩子行动热情,只要在激励过程中注意两点,就能避免不良影响。第一是明晰主次,以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引导,将激励化作手段,实现刚柔并济,如可以在孩子懈怠或即将完成任务时给予小小奖励,帮助孩子走出最后一步,养成锲而不舍的精神、第二是创新奖励形式,家长不一定要采取物质奖励模式,也可以利用读书、运动、观演等形式作为奖品,既能丰富孩子文娱生活也能拓展孩子的兴趣、能力。
总而言之,合理运用激励机制要坚持把握原则,以指引与培育为导向,潜移默化中引领个体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写在最后:
贝克说“为工作而工作,才是工作的真义”,如果我们能将工作当成追求卓越的跳板,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学会在工作的过程中总结、反思、归纳、求索,那你的水平和能力都会得到迅猛的提升,自然也会赢得更为丰厚的报酬。正如德西效应所强调,我们要找到行动的内驱力,以热爱与追求为动能,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卓越人生!@上海乐天心理
咨询师推荐:乐天心理首席咨询师 李箐
作者:李江瑶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