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在与同事闲谈时,她为我分享了一个教育孩子的故事:
小芳(化名)已经十岁了,但在生活习惯上很懒散。父母为了让小芳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与小芳约定,如果她能在每个周末将自己的房间以及家里收拾干净,就奖励她一顿肯德基或是游乐园。小芳欣然答应了这个约定,并开始积极地行动起来。果然,在数个周末小芳都将打扫任务完成得很出色,家里内外都变得整洁起来,这让下班回家的父母对此很欣慰,并痛快地实现了兑现了小芳的奖励。
但好景不长,一个月后的周末,父母要临时出差,将小芳独自留在了家里。原本他们认为小芳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已经可以照顾好自己了,但是等到周末晚上回到家,迎接他们的是脏兮兮的客厅、堆积的碗筷以及浸泡在盆中的衣物。父母很不理解,就叫来小芳询问,谁知道小芳笑嘻嘻地回答:你们不在家,奖励又兑换不了,我才不白白去做家务呢!父母对此感到很愕然,以及无奈!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可以利用奖励的方式去激励孩子自我行动,培养孩子的习惯。但为何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呢?我认为如果这对父母了解过“扇贝效应”就一定不会弄巧成拙。
心理学上对扇贝效应作出如下定义:在固定时隔强化程式中,个体的行为效率呈现出扇贝形曲线的变化趋势。也就是说,有规律可循的奖励在前期固然可以起到提升积极性的正面强化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个体掌握被动的奖励机制,激励效果就会呈现下滑的趋势。正如故事中的小芳在摸清了固定的周末奖励机制后,就形成了将任务与奖励挂钩的认知,没有奖励,绝不行动,这实际上与父母的初衷大为背离!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教师乃至企业领导都会采取激励的方式去提升众人的积极性与行动力,从而达到各自的不同标的。但绝大多数人在利用激励模式时,都不能掌握好尺度,常常会出现相反的结果,使得事与愿违。比如说教师设定完成不同任务就奖励小红花的规定,固然可以激起学生的期待性,但也可能会出现过度热情的结果,为得到小红花玻璃可能被反复擦上五、六遍,黑板可能会陷入写满——干净——再写满——再干净的无限循环中!
之所以这种现象会出现,还是因为奖励方式陷入了误区。一方面固定频率的奖励很容易被掌握规律,从而形成机制漏洞;另一方面缺乏正确的引导,单纯的以激励模式很容易使得激励对象将原本的责任视作对完成任务的交换物,而忽略了任务本身的积极意义。那应当如何做出改变,让激励模式发挥应有的效果呢?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去尝试创新。
一、调整奖励的频率、种类以及方式
扇贝效应启示我们固定间隔强化的方式最终都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奖励用尽,动力耗空的尴尬局面,想要规避这一结果,就要利用任务的高低峰给予不同的奖励,而不是设定单一的标准。比如说任务完成得多可以相应提升奖励数量,任务完成得好也可以提升奖励额度,甚至任务未达到预期标准还要扣除相应奖励,在这种模式下,被激励对象不能准确地把握频率、规律,只能全力去追求更卓越的效果。
同时奖励的内容种类要多以创新,不能单一以物品方式奖励。要学会制造惊喜,给予期待感和新鲜感;在形式上要多有新意,一是从被激励对象角度考虑,给予合心意的奖励,二是从实用途径角度考虑,给予能起到正面效果的奖励。例如对孩子来说,可以奖励他看电视的特权,或是鼓掌、赞赏,抑或是图书。
二、强化行动的内驱力
家长采取奖励机制多是为孩子养成良好习惯,领导实行奖励模式多是为提升员工工作效率。那如何才能避免掉入扇贝效应的陷阱呢?最合理的做法应当是调整任务导向,发挥最初目标的内在驱动力。以孩子为例,家长想要孩子养成坚持的好习惯,就要以坚持为奖励导向,强化孩子对“坚持”的印象与正面效益,可以采取分段奖励以及延迟奖励的方式,让孩子养成坚持的好习惯;同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赞许,让孩子能从坚持中收获成功,品尝喜悦,以此激发孩子学会主动坚持,乐于坚持。
任何奖励机制都要有各自的导向,而不是单纯的为完成任务而奖励,只有让被激励者学会以目标为导向,激发内心的驱动力,才能让他去专注任务,用心做事!
写在最后:
每一项能够长久坚持、取得成功的事情,都必然是出自内心的兴趣与喜爱。运用奖励机制要有明确的定位,以激发个体的驱动力为首要任务;切忌喧宾夺主,不要让被激励者形成对奖励的依赖,否则,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会让被激励者变得消极怠慢。最后,如果你想系统地学习奖励机制的运用技巧和方式,欢迎咨询上海乐天心理!
咨询师推荐:乐天心理专家咨询师 白祯臻
作者:汪昊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