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是个70后的北方汉子,为人厚道,又吃苦耐劳,凭借一手家传的卤肉手艺,在家乡小县城开了两家熟食店,过上了有车有房的小康生活。前两年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省城工作,老两口忽然有了危机感,整天核计着怎么能赚更多钱。
上周五老王参加同学会,半夜才回家,虽然他喝的晕乎乎,但情绪很兴奋,拽起已经歇下的老婆嚷嚷着,“我可找着赚钱的路子了!咱不能再开店了,咱得拿钱买基金啊,买基金放个1-2年稳赚!那可比咱忙叨叨的开店强多了!”被扰了好觉的老王媳妇本来就不乐意,一听老王说这话,更不高兴了,抬腿踹了老王一脚:“你这又是喝蒙了说胡话呀,买啥基金啊,你忘了前两年多少人买理财都被骗的事儿啊?!快洗洗睡吧,赶明儿还得早起卤肉呢!”
被媳妇儿打击的老王并没有灰心,转天又跟老婆商量。“我跟你说,买基金这事儿真可以做,昨天我们高中聚会,看见不少20多年没见的同学,那一个个都人五人六混的不错,人家个个买基金,这两年可是赚了不少钱!今年又是个风口,咱买进去,等两年再赎出来就赚钱!可省心!”老王媳妇抢白道:“快得了吧!你还敢说买那些不靠谱的玩意儿!我问问你,前年孩子他爷听人忽悠买了个利息高的,结果多出来的几百块利息是给了,五万块钱整个没了!还有咱家楼里小邵,玩股票越亏越多,把年奖都干进去了,两口子天天吵架!这些你不知道啊?!股票基金,这都是你能碰的吗?快五十了整天琢磨不靠谱的事儿,老老实实盘个店才是正道!”
老王给老婆数落的也上了脸儿:“你这个人,咋就光看见那不行的呢?!买基金赚钱的一把一把的,你就眼瞎!”“行,我看见的张三李四都是亏大钱的,你看见的王五赵六都是赚大钱的,我也不跟你争,反正钱搁我这,你想拿辛苦钱去亏着玩儿,没门儿!”得,老王媳妇翻脸了!
到底是啥导致老王这赚钱计划破产的呢?当然是两人关于如何理财的沟通不一致,而导致这个不一致沟通的,是两人各自陷入了“幸存者偏差”的逻辑陷阱。
所谓幸存者偏差是指当我们的资讯渠道只来源于幸存者时,我们所取得的资讯,可能与真实情况存在很大偏差。说到幸存者偏差,有一个著名公案,值得与大家分享。
话说二战期间,英美联军为了加强飞机防护,邀请作战军官和科学家给出改进建议。通过对战争幸存飞机受损情况的反复考察,很多军方指挥官认为要加强机翼的防护,因为这个地方受损最严重。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沃德教授(Abraham Wald)却力排众议,他认为应该加强机尾的防护,因为:分析考察的样本,只来自幸存的飞机;幸存飞机机翼严重损毁但能顽强返航,全靠机尾引擎还能工作;那些机尾引擎损毁的飞机早已坠落,无法出现在研究样本里。
军方最终听取了沃德教授的建议。随后的战争实践证明,这个决策是英明的!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概括为“幸存者偏差”。顺便还延伸出来一个警句:看不见的弹痕才是致命的。
幸存者偏差这个现象在生活中广泛存在,比如前文提到的老王“买基金赚钱”这样的结论来自那些“买基金的方式理财又赚了钱的同学”给出的资讯,而老王媳妇“理财不靠谱,开店才是正道”是她从身边人“金融理财投资失败”的遭遇中总结出来的教训。这是老王家两口子从各自关注的“幸存者”身上提炼出来的观点,观点相悖,造成他俩考虑同一个“家庭理财”问题时,产生逻辑偏差。
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幸存者偏差”的本质其实就是人们“只看到我想看到的,所有我不想看到的情况都不存在。”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我们的知觉选择性在起作用。通俗地讲,知觉就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知觉的选择性帮助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有目的筛选信息。这个过程是自动完成的,是潜意识的,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偏差。幸存者偏差只是源于这种认知偏差的直接逻辑推论罢了。
了解了幸存者偏差是怎么形成的,在生活中如何避免陷入这一误区就比较容易了。
首先,遇事三思,不轻易下结论,杜绝盲目跟风给自己带来损失。
还是说回老王的理财大计。老王看到买基金的同学赚了钱,吹了牛,个个风光,他就得出结论:“买基金的都赚钱了”,甚至想自己也跟着赶紧买,这样做显然太冲动。任何理财行为的前提必然是对理财产品的深入学习,即便做不到精通也至少要有足够深度的了解,光羡慕人家现在赚钱了,却看不到人家之前为此付出了多少精力研究产品,甚至不衡量自己到底可以承担多大亏损,就真金白银直接买产品,最后很大概率是为自己的盲目买单,成为那些赚钱“幸存者”们的分母。
其次,处理问题多使用理性思维,而不能仅仅凭直觉。
潜意识帮了我们很多,尤其在联结自我的真实感受这方面,我们甚至可以永远相信潜意识的指引。然而面对一些逻辑性更强的问题,比如科研,比如理财等问题,我们可以尝试退后一步,慢一点,再慢一点做最后的决定。我们可以给自己充分的时间看看那些被我们忽略的背景信息是什么,我们可以让理性思维更多的参与到逻辑中,以便我们作出对自己更有利的决定。
最后,拓宽眼界,给自己扩容。
对这个世界认知的越多,我们越知道自己的浅薄,越会愿意尝试接纳身外与我们的认知不符的部分,我们自己会变得谦虚涵容,虚怀若谷,那样的我们又怎么会被“幸存者偏差”暗算呢?!
咨询师推荐:乐天心理天津咨询师 孟玮
作者:乐天心理天津咨询师 孟玮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