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很多名人都曾自卑过。
天后王菲曾因自己没有正经学历而自卑,觉得自己不够聪明,18岁才勉强考上一个不出名的大学,还没有去上;也因为自己总是戒不掉烟、不能坚持减肥而认为自己不够有毅力;因为总是不会说话,不善于和媒体沟通,老给人耍大牌的感觉。
但王菲如今年过半百,却依然鲜活动人,是很多人眼中的传奇,她率性洒脱,做自己,并且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高考时从一个仅有20多万人口的北方小城考进了北京的大学。因为来自小城,他敏感而自卑,总担心被大城市的同学瞧不起,认为自己没见过世面,所以不敢和同学搭话,一个学期过去了,班里很多女同学甚至都不认识他。
然而,被自卑阴影笼罩的他,后来却可以面对几亿观众侃侃而谈,自信而从容。
可见,自卑感并非是坏事儿,甚至处理得当,自卑感还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1. 分清“自卑感”与“自卑情结”
在德语中,“自卑感”这一词不含贬义成分,仅表示自我价值判断。人往高处走,每个人都希望未来的自己比当先的自己更加优秀,并且会为自己设立一个榜样、目标,为之付出努力。
可是,当理想中的自己与现实的自己产生差距时,便会产生自卑感,自卑感人人都有。我们看到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穿金戴银显示自己的财富,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存在着自卑感。
自卑感利用好了,可以帮助我们更上一层楼,但如果察觉到自卑感时,不做努力反而把它当做自己落后的借口的话,那自卑感便成了自卑情结则。
自卑情节是并非是一种常规的心理状态,它的形成很复杂,并且是作为消极存在的,能够阻碍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比如,同样一个有口吃的人,如果他觉得自己因为有口吃,所以就无法做到像别人一样侃侃而谈,这便是自卑情结作祟。反之,如果因为口吃,反而觉得应该多练习说话以减少口吃,才属于自卑感的范畴。
所以,要想利用好自卑感,第一步便是要分清楚什么是良好的自卑感,而什么是自卑情结。
2. 只与自己作比较,不与他人作比较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提出了“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人是群体动物,只要是在群体中生活,难免会比较,因为比较可以让我们确定自己在群体位置如何,避免自己被边缘化。然而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的不幸感都来自于和他们的比较当中。
在学校的时候比谁学习好,工作了比谁赚钱多、升职快、地位高,如果自己始终处于落后的状态,那么,难免会让自己产生负面情绪,消耗自己的心理能量。
因此,长期与他人作比较并不可取。《奇葩说》辩手杨奇函曾说过一句话:今天,你比昨天更博学了吗?
搞笑,但又发人深思:人啊,确实要追求优越性,但这并不是指自己要高人一等,而是指自己要不断朝前迈进,每天比昨天的自己前进一点点。
3. 找到自己的“自卑”点,并持续行动以改善
了解自己的负面情绪来源,比如不敢和别人说话,是因为自己不够漂亮、来自小地方还是什么原因?
当探究到自己的负面情绪来源时,那么你就可以清晰的找到自己的自卑点,并可以通过行动去改善这一点。
这个改善并不是指不够漂亮就去整容、医美,而是指更深层次的,比如通过运动、健身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精神有活力,通过持续阅读让自己看起来更有深度等。
所有的道理都是知易行难,但要过好这一生,秘诀便是“勤而行之”。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故事我们都听说过,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括,熟读兵法,然而他却没有实际作战经验。秦国的将领白起带兵攻打赵国,白起利用赵括没有作战经验这一点,四处散播谣言说秦兵害怕赵括,赵王便让赵括代替廉颇对抗秦军,结果赵括大败,赵国也因此元气大伤,由此灭国。
所以,要将理论转化为自己的认知,需要行动起来,而迈出第一步尤为重要,可以参考《微习惯》,每天只做一点点,1天1个俯卧撑,一天一页书,一天50字,慢慢让自己靠近正向生活。
愿我们都能做闻道而勤行之的上士。
咨询师推荐:乐天心理首席咨询师 李箐
作者:李江瑶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