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又是新一轮的“考试玄学”期,我想各位读者的朋友圈又再次被锦鲤、考神、盟誓占领了吧。不知从何时起,各种“考试幸运喷雾”成为考试期间微信聊天必备表情包,“杨过”的名字也频繁出现在朋友圈中。很多人或许会不理解,认为平时认真学总好过临时抱佛脚,但如果深入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加入这股“玄学”大潮的既有所谓的学渣,也不乏认真勤勉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可以用一个名词来解释——考前焦虑症。
不知道你在面临各类大型考试,如研究生入学考试、职业资格证或是公司年终总结时,会不会出现焦虑心慌、坐立不安或者烦躁易怒、失眠紧张的情况,其实这些症状都可以解释为“考前焦虑症”。这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很多考生在考前惶惶不安,做事束手束脚,尝试各种方法都无法有效遏制或缓解,这说明你的心理已然陷入了焦虑状态。
心理学是这样描述“焦虑感”:缺乏客观原因的期待性不安和担忧,通俗地讲就是感觉要大祸临头但不知道危机从何而来。正如在考前,考生们对考试内容以及成绩分数持过分担忧状态,心理在过与不过的两端来回波动不能确定结果,会感到异常的痛苦,严重时会直接影响到生理层面,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出现肌肉紧张、精神亢奋、睡眠失调、心悸等症状。
对大多数考生来说,焦虑症状只是短时性机能失衡,随着考试结束压力得到舒缓后考试的身心状态会逐渐恢复,比如有的考生在考试后聚餐庆祝,有人蒙头大睡一场,这些都是解压的方式。不过,对部分特殊考生而言,考试结束只是一个信号,他们的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深,单纯依赖心理调节已起不到有效的作用,通常需要药物制剂辅助治疗。
这类考生的特殊情况多数与个人的性格与经历有关联。部分意志力薄弱、性格自卑多疑的考生在考试结束后不能有效适应环境的变化,会持续沉浸在考试状态中,导致精神长时间绷紧直到陷入情绪崩坏的恶劣局面;也有部分考生多次考试失利,形成应激反应,在心理上对考试产生担忧、恐惧以及逃避等负面情绪。
为什么在很多人在面对考试时会产生焦虑症呢?心理学认为引起焦虑症状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类,即躯体疾病或生物功能障碍;认知过程;应激事件;神经回路假设。而考试焦虑症的诱因多数属于第二类,很多焦虑症患者都是因为对现实情境的危险性作过度评价,打造焦虑情境被自动地激活,很多考生便是如此,因准备不足而缺乏自信心,对自身能力形成负面评价,总认为会考不过或有坏事会落到自己身上,实际上这是自己吓唬自己。考试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考前不要胡思乱想,按部就班完成复习任务,适度锻炼,再学会合理发泄情绪放松心态就一切顺畅了!
01.给予自己安全感
焦虑状态代表情绪的不稳定,若是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就足以克服内心的不安情绪。如何让考生拥有多一点的安全感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获得:
(1)高效有序的学习计划;
(2)健康的作息时间以及饮食习惯;
(3)适当的运动与新鲜自然的环境;
(4)稳定的社交圈。
以上的方式都要依靠长期的习惯逐渐养成,只有持续坚持才能培育健康自信的心态。如果考试在即,内心依然慌乱,建议考生可以将注意力投入到其他的事情上,以此缓解焦虑,比如考前刷题或浏览错题本,通过忙碌的学习来遗忘紧张的情绪;或是记笔记,将情绪转移到文字中;或是以阅读、音乐、影视等形式丰富生活,舒缓压力。
02.学会排解压力
不论是工作或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类崩坏情绪的烦心事,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排解确有必要。如果面临重要考试但心神不宁、不能集中注意力,你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呼吸法:5—10分钟的深呼吸可以有效纾解压力消除焦虑,搭配冥想效果更佳;
(2)宣泄法:去空旷的地方呼喊尖叫可以宣泄焦虑;
(3)睡眠法:蒙头大睡不失为解压妙招,但室内要保持明亮光线以及新鲜空气,避免越睡越没精神;
(4)倾诉法:如果朋友、亲人陪伴在左右,可以敞开心扉说出忧虑,负面能量会随你的开口而削减,或者树洞也可以作为你吐露心声的秘密场所。
写在最后: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征途,不以一时地得失而定输赢,我们也没必要为一次考试而惶惶不安。相比起一次的得失,能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从不足中认识自我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不论准备是否充分,不问结果是否如意,做到全力以赴即可。如果您在生活或工作中还有其他的困扰,欢迎咨询上海乐天心理。
咨询师推荐:乐天心理首席咨询师 李箐
作者:汪昊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