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一个充满悲伤的词语,“性侵”就像是一个牢笼困住了无数女性,根据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显示,在公安局所有的立案案件中,性侵案就有20807起,因为各种原因而不选择报案的受害人更是不计其数。
根据2021年发布的“女童保护”2020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全年,中国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8岁以下)案例共有332起,受害人数达到了845人数。
我实在无法想象一个女性在遭受性侵后会经历怎样的痛苦,遭受暴力时对身体失去控制权的无助,在遭受暴力侵害时被受害人支配的恐惧……,一次性侵的发生极有可能发展成为终身的阴影,被性侵后造成的心理伤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害人一生的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名叫Mac McClelland的新闻记者,出生在俄亥俄州的Mac McClelland在2007年研究生毕业后,就进入到新闻行业,并在自己的努力下成为一名记者,她的日常就是去全国各地报道发生的重大新闻。
可是2010年的海地之行却成为了她一生的梦魇,在地震的天灾面前是一人祸,据Mac McClelland介绍,刚到海地,随处可见的持枪分子无恶不作,抢劫、性侵女性等行为让其大为震惊,期间她遇到了让她终生难忘的Sybille,并且在那之后自己也患上了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
之后的每一天她都梦见自己被强暴,并且时不时就会崩溃大哭,而且这种情况蔓延到了她的整个生活,洗澡、吃饭、工作甚至做瑜伽时都会嚎啕大哭,海地的经历,Sybille扭曲的脸给她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之后她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通过情境重现,并直面恐惧拜托了PTSD的困扰,Mac McClelland无疑是幸运的。
台湾作家林奕含在自传作品《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谈到自己被补习班老师屡次性侵,内心那种无助感、绝望感、低自我价值感、强烈的自我否定,让自己抑郁到绝望,最终林奕含还是通过自杀结束了自己短暂而痛苦的一生。
创伤后应激障碍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过,主要是指在发生重大应激事件后,当事人无法逃离创伤状态而发展成为的精神障碍。
性侵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主要包括:
1、侵入式、重复性的性侵经历:被害者会在性侵事件发生后,无法避免回忆起或者重复梦到与性侵有关的经历和痛苦感受。
2、逃避与创伤有关的刺激:被侵害者会逃避与性侵有关的人物、情境等,一旦性侵事件被提及,就会出现非常激烈的情绪反应。
3、情绪和思维的改变:性侵事件发生后,被害者会出现长期的恐惧感、低价值感、无助感、自我怀疑/否定、自我毁灭感、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
4、应激反应增强:个人会变得非常敏感,尤其是在别人碰触自己的身体或者床时会出现过度的愤怒、惊吓等情绪。
根据一项资源调查显示,性侵事件发生后,94%的女性会在两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其中有70%的女性会出现严重的情绪转变。
对于儿童来说更是如此,性侵所造成的心理伤害不容忽视,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群自杀率高达19%,性侵后引发的心理伤害如果不能都得到有效的救助,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精神问题。
希望性侵不再发生,如果真有性侵事件发生在我们身边时,勇敢站出来就是我们唯一该做的事情。
咨询师推荐:乐天心理首席咨询师 李箐
作者:李江瑶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