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一种感觉:在个人问题上,我们好像有很多的解决办法,也不怎么觉得有多么的困难;可以一旦具体到了现实中,当我们真的想要去尝试着改变一个人行为的时候,却发现好像真正有效的办法并不多。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也知道出在谁的身上,但是真正想要改变的时候却发觉有一股很强的阻力正在阻止着改变的发生。
这股阻力究竟从何而来,为什么真正想要让一个人有所改变的时候却又如此艰难,以至于后来双方关系渐渐地僵硬了起来?
举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位妈妈经常抱怨她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将学校的作业搞定后,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游戏,让他做下家务也叫不动。这位妈妈看到这种现象后跟他说了很多遍但就是没效果。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说,这是因为他懒嘛。似乎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出自于他懒。
现实中绝大多数情况就停留在了这个地方。但是再往下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懒?大家会说,因为他回到家什么都不做所以是个懒人。那他为什么不动呢?因为懒所以才不动。
读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一件诡异的事情,这已经陷入到了逻辑上的因果循环。我们只是给不做事的这个行为取了一个名字,叫做懒。并没有真的在解决问题。
面对这种行为、这种现实,我们该怎么去改变他呢?跟他讲道理,说做人要勤快点,不要再懒了。你看,这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觉得一个人懒的时候,我们的方法就是请你勤快一点。而这种话也往往无法有效地帮助你去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那如何有效改变一个人呢?
美国心理学大师阿尔伯特·埃利斯给出了一个理论,就是他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也叫做 ABC 理性情绪疗法。很多人会想这里面的ABC是什么?我下面分别介绍下A、B、C。
A是什么?A就是在生活中发生的事或者遇见的人,就是这些人、这些事能刺激到你,比如你的孩子不肯做家务,懒,这些都是A。
B是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你对孩子不肯做家务这事感觉很恼火,这是B。
C是什么呢?是你的情绪,你的行为,你对孩子的责怪,你感觉情绪不稳定。
这种疗法之所以很有效的地方在于,因为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是,以为我们的不良情绪和极端反应是由A直接导致的,就是A直接导致了C。
比如,早上你在高速上堵车堵了一个半小时,导致你没法给公司的会议做准备,你特别生气地抱怨说,“这一天都给毁了!”你的感觉好像是因为堵车耽误了会议这件事,导致你这一天都心情不好,是这样吗?表面看是这样,其实真相不是,真相是你对堵车这件事的反应B导致了你的C,也就是你的情绪和行为。
如果你换一种方式看待堵车这件事,情况就会不一样:堵车是很影响心情,但是如果选择把它看成一种常态,就没那么生气,至少不至于因此“毁了一天”。而如果有这样的应对方式,你不但能改善情绪,还能在行为层面找出解决堵车问题的办法,比如把出行或者会议,安排在更合适的时间。
所以,埃利斯强调的一点是,C你的情绪不是由A(事件或人)直接导致的,而是由B,你的看法导致的。当你对一件事有不同的认识的时候,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就会不一样,最终导致你的感受和行为也会不同。
从上面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最后问题的根源是人,好像是为了这个结果找到了背锅,这其实是用个人化的视角,也就是“我”的视角,当我们找问题最后找到说这个人有问题那就难办了,因为通过这样的发现,“我”会找到一个解释。这个解释会进一步让我们认为,既然是先天的,那这个问题就改变不了了。比方说,妈妈认定了是孩子懒,即使孩子破天荒地拖了一次地,妈妈还是会想,今天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吗,你看,碗盘上面残留的洗洁精没洗干净,地也没扫干净,果然不能指望他,哎呀,没救了没救了,他就是这么一个人。
所以你看,当事情开始改变的时候,如果我们认定了是这个人的问题,我们就更倾向于用一种不能发生改变的视角来理解这个事情,从而形成了僵局。
但我们只要脱离出个人化视角,也就是“我”这个角度,换一个角度,从“我和你”这种两元关系角度。
就拿上面的案例来说,妈妈抱怨孩子什么事都不做,我们将镜头拉近一点,近距离地看看,却发现有一个现象很有趣,当孩子“破天荒”做的时候,妈妈却又嫌弃,碗盘上面残留的洗洁精没洗干净,地也没扫干净。还不如我来做索利点。
所以当我们看到了两者是处于这样的一种关系下的时候会发现,当妈妈嫌弃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暗示孩子不会做,把他往懒的一面推去。
所以如果我们只用“我”的这个角度去看会发现好像是在界定错误一样,如果我们看的角度尽可能多、全的话。我们会看到妈妈与孩子其实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进而导致局面的进一步维持。
卓别林有一句话说的很棒。用近景特写,生活就像是一出悲剧,而你退远几步,用远景来描绘生活,就是一处喜剧。
到这里我相信大家已经看清了一个整体的情况,那我们如何去破这种局呢?
首先就是当我们看问题的时候,先问一下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是属于“我”这种个人化角度还是“我和你”这种二元关系的互动角度。这是需要在自己思维层面上的转变,
我们要看到在别人身上发生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自己在其中起着什么作用呢。当然这有些难,因为我们很难去做到否定掉自己的一些东西,但如果不去否定或者叫修正一些看法,就很难去谈改变他了。
所以必须看到整个面貌是什么样,以及自己以什么方式在这其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比如妈妈看到孩子的懒散、不勤快当中也有着自己参与其中的作用后,就能看到不一样的解决办法,比如下一次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及时地给予鼓励或者奖励,哪怕做得不好,也去尝试着不去表达对孩子做事能力的不满,告诉他碗什么样算洗干净、没洗干净会发生什么事情,落实到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上面,也不再自己亲手去做,这就是行为上的一些改变。
咨询师推荐:乐天心理专家咨询师 白祯臻
作者:乐天心理咨询师
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