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位父亲在公司里受到了老板的批评,下班回家后,就把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就狠狠地踹了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了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紧急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个故事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的来源。所谓的“踢猫效应”,指的是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
故事中的场景,在生活中经常出现:有的员工因为合作同事出现的一点失误,加上自己没有仔细审核,导致工作出现纰漏,被领导痛怼一顿,气愤难耐,就朝自己的下属发火,下属们战战兢兢,精力的一部分用来察言观色,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踢猫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们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如金字塔般,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而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将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踢猫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将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要想远离这一心理效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会辨识情绪,提高情绪颗粒度。
很多人认为,笑就是开心,哭就是难过,但其实笑可以是开心的笑、甜蜜的笑、尴尬的笑,哭可以是难过的哭、感动的哭、委屈的哭等等。
德国有一位叫做约翰凯尼格的作家,曾花了七年的时间,制作了一本悲伤的词典,用了8000多种不同类型的形容词来描绘悲伤。可见,人的情绪划分是很细致的。
心理学上,用“情绪颗粒度”来描述辨别自己情绪或他人情绪的能力,当你的情绪颗粒度越细致,说明你对情绪的感知能力越强,当有情绪的起伏时,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也就相应的会越强。
2、通过情绪日记,探索自己的情绪世界。
蔡康永曾说过:只要你一开始探索自己的情绪,你就是得到一份从容。
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而非情绪的奴隶,让情绪牵着鼻子走,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情绪世界足够了解。此时,一本情绪日记本可以帮我们的大忙。
当我们发生了情绪的大变化时,可以在情绪日记里记录下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在事情发生的当下,我的情绪是怎样的。当然了,记录情绪日记要尽早记录,以免因时间太久,而对当时的细节产生遗忘。
通过情绪日记的记录,我们会对自己的情绪越来越了解,明确自己的雷区和需求,因而就越能成为情绪的主人。
3、纾解情绪,避免情绪垃圾的堆积。
当发生了情绪的变化,一味地压抑自己不是最佳选择,因为压抑久了,当最后一根稻草出现时,可能会导致情绪的崩溃,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
因此,当负面情绪出现时,需要适度的进行纾解,找朋友聊聊天,或者穿上跑鞋出去跑一圈,甚至是大哭一场都可以,没有人能一直保持积极向上,适度的倾倒情绪垃圾是让自己恢复能量的不二之选。
咨询师推荐:乐天心理专家咨询师 白祯臻
作者:乐天心理咨询师
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