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上有个韩国独居女孩,每天在网络上直播自己一个人买菜做饭、吃饭睡觉,吸粉无数。
可能每个围观者都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然后,希望从她平静、安定的一举手一投足中,治愈自己心里的孤独,甚至汲取生活下去的勇气和能量。
活在这个冰冷的世界,孤独不是错,但孤独让我们难过,读一千遍“人本就孤独的”道理,回到家关上门,孤独也依旧会横亘在那里吞噬你。
人可以一辈子独来独往,不要亲密伴侣吗?
心理学证实的答案是:不行。
因为人是一种必须建立相互联系的动物,这种需要来自群居动物的古老基因需求。而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亲密关系是最重要的,只要拥有亲密关系,一个内向孤僻的人同样可以活得健康快乐,有滋有味,所以,很多表面上看起来孤独的人其实并非真的孤独,因为回到家,他们有人在等,有人在陪伴。
这就是亲密关系给我们提供的归属需要功能。
社会心理学有多项实验都表明,亲密关系提供的归属感让人的身体更健康,内心更充实。而丧失了亲密关系的人,健康受损将十分明显:离婚的中年人血压会更高,失恋的大学生免疫力会变弱。并且,当这种丧失伴侣或亲密关系的生活成为一种常态时,人的归属需求就会因为长期得不到满足,而导致其早死概率高于正常人2至3倍。
不可否认,承载长期亲密关系的婚姻看起来比起过去要“堪忧”——20世纪以来,全球各国结婚人口数量之少、结婚年龄之晚,都相较于上个世纪要更甚,美国和中国一线城市的离婚率也都飙到了50%左右。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这个时代不再需要亲密关系或婚姻。你可能没看到的真相是:平权主义的兴起和女性婚姻自主权的增加,只是让很多过去以牺牲女性单方面利益、达成消极妥协的婚姻减少了,而平等、尊重的高质量亲密关系其实是呈增长趋势的。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实受到了更多挑战与诱惑,亲密关系同样如此。只不过,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本质上,真正能严重阻碍人获得亲密关系的,依然还是个体自己的一部分心理因素——
不安全的依恋关系类型首当其冲
在对亲密关系持怀疑和拒绝态度的人当中,本人的心理依恋关系类型仍然发挥着主要作用。
人与人之间的依恋关系来源于早期的母婴依恋,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母亲或其他主要养育者与我们相处的方式,将决定此后我们一生当中依恋关系类型的发展。
如果母亲开朗、自信,对婴儿的需求始终保持较高的关注与回应,并且耐心温和,那么婴儿长大后一般都会发展成安全型依恋。这类依恋模式将继承母婴依恋的大部分气质——对自己和伴侣都有足够的信心、耐心,面对两个人之间的困难挫折,也更有能力和意愿克服它,并进一步加深双方的感情依赖。
而不安全类型的依恋模式,顾名思义,就是缺乏安全感。
因为在婴儿时期,母亲没有及时回应我们的需求,她可能时而热情,时而冷漠,时而烦躁,有些母亲甚至用拒绝与敌视的态度对待孩子,在这类环境中长大的人,天生就能更敏感地感知来自他人的负面因素。
不安全类型的依恋又分两种:焦虑型和回避型,焦虑型依恋对伴侣通常都会过度依赖,紧抓住对方不肯放手,微信要求秒回,电话要求必接;而回避型依恋虽然同样缺乏安全感,但他们应对的方式却是与伴侣之间保持距离,他们很难信任和依赖伴侣,总是下意识认为对方是靠不住的。
对亲密关系来说,不安全的依恋类型主要存在这两个“致命”因素作祟:第一是回避亲密(avoidance of intimacy),因为这一依恋类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没有习得愉悦、舒适和安全;相反,他们感受到的只有烦躁和不信任,他们对近距离接触感到紧张、恐惧和不安。因此,不安全的依恋对亲密关系的回避程度很高;
第二是忧虑被弃(anxiety about abandonment),是指害怕对方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从而会抛弃、离开自己。一般来说,不安全依恋的人渴望亲密但又害怕被拒绝,或者为了不被拒绝,干脆彻底杜绝亲密接触,这样就永远不会受到被弃的伤害了。
最后,关于依恋关系类型还需要我们知晓的一个重点:基于童年经历而形成的不安全依恋关系类型,并不能束缚我们的终身幸福,它依然会被我们成年后的亲密关系经历所影响和改变。并且,好消息是:不安全的依恋类型比安全型依恋更容易被改变,一段体验良好的亲密关系就足以让你焕然新生。
低自尊也是阻碍亲密关系的隐患
所谓自尊,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价值和能力的评价,自我正面评价为主的人即拥有高自尊水平,反之,总是自我怀疑的人则为低自尊。
低自尊是如何损害亲密关系的呢?首先,他们低估伴侣对自己的感情,很难相信对方对自己的真情实意;
亲密关系中的“被害妄想症”也是低自尊人士常见的症状,他们总是没来由地感受到来自伴侣的漠视、拒绝甚至伤害。当遇到感情上的麻烦时——例如,怀疑有人追求自己的伴侣,低自尊的人通常不会迎头反击,而是默默离去。
他们把生活中正常的磕碰看作伴侣即将抛弃自己的毁灭性灾难,却对真实的危险视而不见,做缩头乌龟,隔离自己与伴侣的接触,把所有能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都扼杀在自己厚厚的防御之下。
当然,除了个体心理因素之外,生物进化、社会文化也从宏观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亲密关系的走向。
比如,相比女性,繁殖后代的生物性需求就让男性保留了亲密关系中的偏低忠诚度——因为追求众多的数量,是男性繁衍后代的主要目标和途径;而女性则天生对选择伴侣更谨慎、更专一,更愿意与对方保持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因为这能得到伴侣更多帮助以养育子代。
来自不同性别的这一系列繁衍诉求截然相反,因而在人类过去漫长的历史中,都在阻碍着两性亲密关系的共识与推进。
但进入本世纪,女性地位的提升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让生育权逐步能由女性自己掌控,未婚生育的道德压力也开始降低。因此,由繁殖、性别等因素所衍生而来的进化与文化诉求,正在日益丧失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只是过程和速度因各个形态的社会文化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我们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来说,宏观因素的改变并非我们力所能及,唯有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因素调控,是可以用来加持亲密关系的至尊法则。
心理咨询师推荐:乐天心理首席咨询师金志芳
作者:乐天心理咨询师
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