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师常找我聊天,说自己班的某某学习成绩不好,还总是扰乱课堂秩序。有的孩子会故意用坚硬的物体划过桌面,弄出“咔咔”的声音,使得老师不得不暂停上课,专门制止他的行为;有的孩子会在课堂翻一些杂志,或是给同桌讲笑话;有的孩子喜欢制造各种恶作剧,将原本充满严肃气氛的教室变成一个小型游乐场。
案例:
小杰是一名5年级的学生。在学校里,他一向以调皮捣蛋著称,教过他的每一位老师都曾经遭过他的“毒手”。有时候,他会在课堂上大声地唱歌;有时候,他还会偷偷跑到教室后面,用打火机点燃垃圾桶里的纸屑。他的班主任为此头疼不已,他找小杰谈过话,也跟小杰的父母沟通过,可是,小杰的举动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了。
有一次,在手工课上,新来的胡老师在和同学们一起折纸鸢。突然,小杰在自己的座位上又开始唱起歌来,而且声音越来越大,已经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注意。胡老师开始制止了小杰,她说:“小杰,同学们都在认真地折纸鸢,你是不是也想学会折纸鸢呢?”小杰在老师的劝说下低头折了起来,可惜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唱起歌来。胡老师制止了两三次后,小杰依旧采取“迂回战术”——老师劝他一句,他就安静一会儿;老师不管他,他就继续唱歌。
后来,胡老师终于摸到了其中的规律,她想:“或许,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同学们都看着他,让老师能够关注他一下!”于是,胡老师决定满足小杰的内心需求。在小杰第四次唱起歌来时,胡老师对着全班同学说:“小杰今天准备了一首歌想要献给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他的表演好不好?”同学们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折纸,认真地等待着小杰的表演。小杰怯生生地站在了讲台上,开始了他的演唱。
不一会儿,下课铃响了。胡老师鼓励大家等小杰表演完再出去玩,于是所有同学都在座位上焦虑地等待着。当小杰将整首歌唱完后,大家一瞬间便轰然而散。胡老师对小杰说:“以后,如果你想给大家唱歌的话,就直接跟我说,我一定会给你表演的机会。”小杰听着老师的话,脸一下子红了,不好意思地说:“我再也不在课堂上唱歌了。”从此以后,小杰真的再也没有在课堂上唱过歌,连故意捣乱的次数也减少了。
很多老师只看到了小杰调皮捣蛋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做每一件事情的真正目的。按照阿德勒的观点,孩子做每一件事时都有一个“行为目的性”。儿童的大声吵闹、哭泣或者不顺从行为,都是为了吸引家长、老师或者同学的注意,小杰也是如此。
他并不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也不是成绩出色的学生,可是他跟所有的孩子一样,时刻都在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这是孩子的一种内心需要。只有得到了身边人的关注,他才会觉得受到了关怀,感到了温暖。
写在最后:
如果家长或老师一味地用劝说、训斥的方式制止他的行为,孩子内心的需求永远不会得到满足,他大声哭闹、调皮捣蛋、扰乱秩序的行为也会一直持续下去。
作者:乐天心理咨询师 暮夏
上海心理咨询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