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是南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一家国企做研发工作。两年后,公司规模扩大,需要更多的销售人员。公司在开展社会招聘的同时,也进行了内部招聘。
由于小米表现良好,部门领导主动找她谈话,问她是否愿意迎接新的挑战。小米是一个学习能力强、愿意挑战自我的人。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转行做了销售。
几年过后,小米有了家庭和孩子,不适合继续做销售这种经常需要出差的工作。由于小米的业绩一直很好,她提出个人的困难后,公司愿意在内部给她调换岗位,从而留住这个优秀的老员工。
恰好公司人力资源部缺人,由于小米具有亲和力和较好的沟通能力,公司决定将小米调入人力资源部。小米认为人力资源这种工作比较适合女性,还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个不错的岗位,于是便欣然接受了。
在人力资源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小米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所以总觉得这不是最适合自己的职位。经过一番思索,她决定向财务方向发展。小米决定利用业余时间攻读MBA。
在就读MBA期间,她同时考取了CPA(注册会计师)。做好了这些准备后,她向公司提出了进入财务部做个新人的请求。公司考虑到她过去在几个岗位中都有较好的表现,很高兴地给了她这次机会。从这个案例中,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为什么小米每次换行都如此轻而易举呢?
企业解决岗位空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便是内部招聘。而员工转行的必杀技,就是成为优秀的员工。一个公司在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成为公司的员工时,至少会考察两点:一是能力;二是适合度,即职工是否认可公司文化,适合现有的团队。由于老员工符合上面第二点的要求,如果他的能力也没问题的话,胜任新职位的成功率就会很高。
组织为什么愿意使用一个老员工呢?因为老员工有经验,失败的风险相对低,而且上手快。
小米是老员工,并且给领导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所以才如鱼得水。但这只是表面,如果从根源上分析,则是因为小米驾驭了环境,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不仅了解自己的优势,同时对公司的环境也有充分的了解,知道每个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是什么,所以每到新的岗位都能快速适应环境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了解自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而了解环境则是第二步。只有当自我和环境真正匹配的时候,才能驾驭好自己的人生。
“知己”对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你未必能充分全面地了解真实的自己,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01. 周哈里窗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呢?心理学家鲁夫特与英格汉以“周哈里窗”给出了答案。“周哈里窗”根据自己知道、自己未知、他人知道、他人未知,将每一个人分割成四个部分。
(1)开放我(open self)
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部分,包括可以公开的个人信息,诸如姓名、性别;你被公认的一些特性,如你个性开朗,你很情绪化。
(2)隐藏我(hidden self)
自己知道他人未知的部分,包括别人没有发现的你的特点,譬如你很会跳舞,但别人都不知道;你不愿公之于众的事情,诸如你的失败经历、不幸童年等,因为它们往往会触及痛苦记忆,或者破坏你在别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因此面试时,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隐藏自己的缺点。
(3)盲目我(blind self)
自己未知他人却知道的部分。你有一些习惯性的动作或处世方式,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譬如在聚会中,有些人总是喜欢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大家只是出于礼貌耐心倾听,他却自我感觉良好。盲目我的大小与一个人的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能力有关。
(4)未知我(unknown self)
自己未知他人也未知的部分,诸如你的潜能,抑或是潜意识里藏有的不为意识层面所接受的罪恶、欲望等。
02. 放大“开放我”产生正面影响
我们应力求让“开放我”越来越大,缩小其他三个部分。因为这不仅会对我们的职业生涯有正面影响,而且会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产生积极影响。
(1)减少 “隐藏我”——自我坦诚
过多“隐藏我”时,不利于别人深入了解你,而且还会对你自己造成严重心理负担,对于身心健康是不利的。有时候“隐藏”的秘密一旦被暴露,心理问题会更严重。
自我坦诚就是向别人开放自我,可增进别人对自己的了解。
(2)了解“未知我”——尝试新事物
面对新事物、新领域时,就算不确定自己是否感兴趣,是否能胜任,也要尽量多尝试。因为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未知潜能,而多种尝试往往能激发你的潜能,不断提升自我。
(3)学习与自我了解的相关知识
大量阅读有关自我了解的书籍素材,就可以摸到人类心理与行为的规律。在了解人性、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可以对自己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其中,与自我了解相关性较大的学科有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等。
(4)缩小 “盲目我”——他人的反馈
那是因为很多时候别人对你的看法会在有意无意间流露出来,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有所察觉。通过他人的反馈来收集点滴信息,有助于缩小“盲目我”的部分。
写在最后:
其实,亲朋好友之间的反馈比较容易获得,但它往往不系统,具有片面性,有时因为碍于熟人的面子,提供给你的甚至是错误信息。
相比之下,与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在相关演技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交谈,收到的效果往往会更好。
作者:乐天心理咨询师 暮夏
上海心理咨询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