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理疾病的产生都是由于畏惧了解自己的情绪、能力、记忆和潜能等引起的。而且,人在畏惧这些内部问题的同时也在畏惧外部世界。
如果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护我们的自尊心,那这种畏惧机制就是正常的,因为这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我们对任何一种可以引起自己自卑、羞愧,使自己感觉到不如别人的心理状态都会感到恐惧。通过这种机制,我们可以保护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形象,我们称之为“阻抗”。
01. 太优秀会受到惩罚
一般情况下,阻抗会阻碍心理学家揭示来访者的实际心理状况,这时候,就需要来访者与心理学家共同努力,使其可以完全坦率地对待自己的现状。
除了畏惧,我们还善于自我否定,总是回避自己优秀的方面,在不自信的基础上否定自己的巨大潜力、良性冲动以及身为天才的事实等。
这个原因要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在数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即压迫之下必有反抗,毫无疑问,公然反抗既定制度的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在神话中,亚当和夏娃敢于偷尝禁果,被逐出了伊甸园;普罗米修斯因为大胆地盗取火种,被罚承受内脏被啄食的痛苦……
总之,只要是企图鹤立鸡群,敢于与权威力量比肩,都会受到惩罚,这个道理作为历史经验被传承了下来。
02. 突破恐惧
但很多时候,我们的能力也许真的超出了普通人的水平,甚至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卓越者,但长期的经验积累告诉我们,这也许就是一个危险的开端,对于这样的智慧与能力,我们既向往又畏惧,既想得到它又想排斥它。
这时候,如果我们不具备必要的勇气,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矛盾之中,对于这种情况,一时的恐惧完全正常,这可以归结为在经验影响下的本能反应,但是,如果要进行自由成长,就要尽可能地突破恐惧。
就像我们突然间发现了自己超乎常人的能力,这确实值得欣喜,但是,这同样也带来了对成为领袖就要承担巨大责任与未知风险的恐惧。
敬畏感和恐惧感是人的天性,但是如果对其不加遏制,就很容易因承受不了压力而做出反常的举动。很多人胆子小,但他们却有着强大的好奇心,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地探索事物真相,就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气质,这种方法的确可行,但很容易招致周围人的谴责。
03. 不要给孩子设限
因为好奇的人是最有可能改变既定规矩和制度的人,在生活中,成人往往会对儿童的探索精神表示反感,甚至有时候会认为是这一种对自己的威胁和挑战。
人们意识到人生的路途与人格有着重大的关系,于是,一些人企图给良好的人格定义一个概念,然后将这些概念套用到儿童身上,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这看似合理,实际上却极大限制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就如同给一个建到一半的大楼提前加盖了屋顶。
其实,健康人格与不健康人格根本不需要定义,他们的根本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健康人格是以善良、诚实、正义、公平等因素为基础的,把烦躁、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思想剥离了。
所以,心理学家在研究心理健康的时候,没有必要选择异常优秀,看起来状态非常好的人,那些人格健全的普通人并不一定可以排除所有的不良因素,甚至还会出现焦虑和恐惧,但他们对焦虑同样有着一定的抗拒能力,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04. 塑造人格
了解健全人格之后,我们就可以着手塑造人格了,但我们要了解一点,一名教授或者一种文化都不能塑造一个人,正如同概念和实际情况有着巨大的差别一样,爱心、创造力、好奇心、正义感并不会轻易地被灌输到一个人的心中,我们要用鼓励、促进、帮助等方法加以辅助。
文化就像阳光、食物和水,不管多么充足,都不能在没有种子的情况下孕育出花草树木。所以,在没有了解一个人的人格倾向时,就不可能知道他的弱点,也就不可能对症下药地实施救助。
有些时候,很多人对自身的人格并不了解,甚至会出现混淆,这点和动物有很大不同,对于动物来说,它不会存在选择意识,其行为只会跟随本能与感觉行事。但人不同,人受经验和文化的影响非常大,人的本能也可以被习惯、社会价值观、童年阴影、创伤事件以及各种教育所影响,可以往良性方向发展,也可以往恶性方向发展。
当然,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都是人为设定好的,有时,为了维护所谓的良性,还要进行来自外界或自身的抑制和镇压。
以往,没有足够的心理学基础是很多价值理论存在的重大缺陷,因为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可惜的是,人们依然被愤怒、狂躁、嗜杀、嫉妒等恶性因素所影响。
殊不知,造成这些恶性行为的原因其实就是人们的愚昧无知。在讨论价值观的时候,很多哲学家与教育家完全无视事实,只是拿一些虚妄的理论生搬硬套,治标不治本,很多情况下只会适得其反。
写在最后:
自知在很多情况下是自由成长的途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要做到自知并不容易,这不光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改变的决心,还需要与心理进行长期的斗争,倘若有专业的心理学家从旁指导,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乐天心理咨询师 暮夏
上海心理咨询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