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抖音上有个大妈被骂上热搜。
其实事情发生在抗疫之前,有人报案说杭州某小区有女孩烧炭自杀,命悬一线。消防员接到报警,立即赶往报案小区,敲门无应,打算采用机械破门。就在消防员心急如焚打算破门的时候,住在对门的一个大妈走出房间,气冲冲地开口说:“你们这样算不算影响我?”
消防队员无奈地回怼,“人家要自杀,有人报警了。”
可大妈不依不饶,“你这个时候破门,我硬生生地被吵醒了。”
消防队员也有点恼火,“人家命都要没了……”
大妈恼羞成怒:“那还是我的错了?现在都几点钟了?人都是要将心比心的!”
消防员没有过多跟大妈纠缠,破门而入及时救下了自杀的女孩。如果被大妈阻拦,失去最佳救助时间,那么大妈将承担极其严重的责任。
“将心比心”,请问大家是怎么看待的?抖音上十几万赞的内容都是在骂她。
自杀的人可是你的邻居啊,不说一起帮忙救人,只为了自己一丁点的利益而变得如此冷血,连电视剧台词都不敢这么写:“她失去的只是一条命,我失去的可是一晚上的睡眠啊!”
这个大妈如此的自私、冷漠,所代表的是一个典型的群体——极端利己主义者。
但一切的问题都要从一个人的童年和受到的教育说起。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亲子方式容易使独生子女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霸道的性格,这些有时仅仅是因为父母、祖父母的溺爱而形成的,但是就是这些小小的细节、小小的问题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么,针对这些不良的性格倾向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
01、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父母要注意自身言行,对家人不能过于霸道,对孩子的期望与要求不能过高,而要尽可能合理,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适当给孩子一些控制权,让孩子通过观察父母的言行明白,谁也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关注与尊重。
02、让孩子以适合他年龄的方式学会分享
学会分享是打破自我中心的最有效方式。
但是在教育孩子学习与人分享时,父母要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并让孩子在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相反,如果父母强制孩子分享,孩子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并在内心埋下分享的阴影。比如孩子不想将玩具给别人,那么父母千万不要急于说服孩子甚至采取强制措施将他的玩具给别的孩子玩,而应该从侧面出发,想一些比较特别的点子,让孩子体验到与人一同分享玩具时可以玩出一些新的花样,可以体验到更多的快乐,这样就会吸引孩子主动尝试与小伙伴们分享。
03、制定规矩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父母可以制定一些规矩,并耐心而详细地向孩子讲解这些规矩,让孩子在遵守这些规矩的过程中明白,他仅仅是家庭与社会的一员,他会得到大家的关注,但他不是世界的中心,其他人的需求也同样需要得到尊重。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管孩子怎么发脾气,一旦规矩设立,父母就一定要坚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无论如何,他必须遵守这些规矩。
如果父母轻易地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将规矩抛到一边,那么父母的规矩就会形同虚设,同时父母的威信也会在孩子的眼里大打折扣。
04、善于包容别人,不以自己的标准取舍别人
要让他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亘古不变的真理,学会接纳各种各样的人,包容各种各样的事,对于不同的人和事要学会理解、学会尊重,只有我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我。
你怎样看别人,别人就会怎样看你,你怎么对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你。每当自己的这种“我是对的,他是错的”的观念出现时,就马上打住。能够包容别人是对自己肚量的考验,是心胸的培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果我们不管别人的想法,一味按自己的标准,凭自己的感觉和经验要求人、判断人、评价人,就容易引起交往冲突。
05、学会在活动中锻炼自己
学会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开阔视野,主动担当各种社会角色,积极从事各种文体活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集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在活动中主动帮助别人,不要抱着“我是强者”的身份施以援手,而是平等互助。在活动中寻求孩子的帮助,真心请求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帮助自己改变。
在生活中,将个人融入一个集体,认识到自身的渺小、力量的微弱。水珠只有汇入江河、注入大海才能永生。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友谊的种子在集体中萌发,生命的活力在集体中充电,理想的航船在集体中扬帆。
写在最后: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基本的同理心,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半分,永远把自己当成宇宙的中心,什么事情都要围着自己转,稍有不顺就撒泼打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那么,你要立即纠正孩子的不良性格倾向,而且刻不容缓!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作者:乐天心理咨询师 暮夏
上海心理咨询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