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我接到了一个40多岁男性的电话,“暮夏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我父亲总相信一些保健品传销员的推销,我怎么劝都不管用。每次他发现上当受骗,后悔莫及,可下次有别的骗局依然会上当。
这不疫情期间,愣是微信给人家转过去1万,结果拆开快递,收到的是一些没有生产厂家和出厂日期的口服液和瓶装胶囊,再寻问情况时,就被对方拉黑了。
然后好几天寻死觅活,不肯吃东西。我就骗他说通过公安的朋友把钱找回来了,然后自己取了1万现金给他,这才算结束。
可不能每次都是这样啊,这前后一年的时间他都被骗了四五次了。请问,我要怎么办才能拦住他不被骗?”
我记得某保健品传销组织对员工培训,归纳了四大要素:
1.老年人怕死
2.老年人贪图小便宜
3.老年人喜欢聊天(缺乏倾诉对象)
4.老年人大多有老年病
目前针对老年人的诈骗,电话也好,线下也好,几乎都是针对这四点展开的。
譬如免费体检送鸡蛋,譬如一对一陪聊,譬如对某种疾病的夸大进行恐惧营销,譬如基于社交软件,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福利”骗局等等。
01. 为何老年人更容易受骗
由于老年人群的特殊心理特点使得他们更加容易上当受骗,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首先,从认知能力来说,老年人接受信息时,往往缺乏批判精神。通常是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特别是来自“权威”专家的声音。
其次,老年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比较弱,特别是突然获取大量新信息的时候,老年人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筛选。
第三是迷信心理。封建迷信的危害众所周知,可是一部分人特别是部分老年人至今仍然笃信迷信,所以屡屡受骗上当。
第四是贪图便宜心理。其实,不止是老年人,凡是上当受骗的,百分之九十九是爱贪便宜的心理所致。外国俗语说得好: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有句老话: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论古今中外,爱贪便宜者,必然吃大亏。
第五是爱面子心理。老年人年纪大了,记忆力下降,对人、对事往往记不准了,可是,由于爱面子的心理起作用,不少老年人又不愿承认这一点,骗子就抓住这一心理,冒充老年人的邻居或家乡人,借机蒙骗老年人。
02. 作为子女应如何避免年迈的父母上当?
虽然老年人属于容易被骗的人群之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无药可救,做晚辈的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给爸妈适当的提醒。
首先,家里人和亲戚朋友,要经常对老年人进行提醒,那些所谓的权威专家是不可信的,不要迷信所谓的“权威”。对于保健品厂商组织的保健讲座,审慎参加。
其次,可以把一些邻里邻居同龄父母上当受骗的例子,讲给爸妈听。也许教科书似的说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起作用,可是对于身边发生的事,还是会极大的引起他们自身的关注。
最后,父母上了岁数,难免寂寞,平时多抽空陪陪他们。其实,他们想找人聊天的心理如果恰好被营销员利用,就会让他们陷入感情风波,甚至明明知道自己受骗,但还是无法开口拒绝。
03. 作为老年人自己应如何避免受骗?
老年人可以通过冷静的思考来避免上当受骗。
首先,从老年人自身来说,购买东西时,要头脑冷静,三思而后行。由于自身信息判断能力比较弱,最好不要急于做决策。遇到别人忽悠和怂恿时,最好以“自己做不了主”之类的理由推托。
第二,对于不陌生的部分,要敢于拉下面子向别人请教,特别是应该和同龄老人交流。
第三,正确对待面子问题,不要为了面子而购买。此外,老年人要避免陷入别人的圈套,最好别贪小便宜。
写在最后:
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老年人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要认真学习科学、确实相信科学、善于利用科学,坚决摈弃迷信思想,做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人。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须自身硬”。
不信,你可以尝试去骗一个退休医学老教授买保健品试试?或者你去骗一个退休了的金融机构高管买p2p试试?
所以说到底,人还是要在人生过程不断的学习知识,并保有自己的独立思辨能力。不然不光年轻的时候会被人骗,到了老了,各种各样的骗子也不会放过你!
作者:乐天心理咨询师 暮夏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