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S坐在我的对面,他像我娓娓道来了他的苦恼,“有件事我特别苦恼,我很难为身边人的成功而由衷地赞美,比如说最近各种宣讲会、各种面试,看到周围即使是关系很好的人拿到自己没有的面试机会、拿到offer,心里就会很不爽,嘴上说着真棒、祝好运,心里却希望他在哪个环节出问题、被pass,真的很瞧不起这样的自己,心里特别矛盾特别难受……”
小S让我想到童话故事中的一个人物:白雪公主的继母。在她没有意识到白雪公主的美之前,她通过魔镜不断地自我认同:她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人。当魔镜告诉她世界上最美的人是白雪公主后,她觉得原本属于她的东西被抢了,内心充满嫉妒,复仇之火瞬间被点燃,她想置白雪公主于死地,并采取了行动。
01. 羡慕致使双重怀疑
你是不是也总是被羡慕和嫉妒折磨着?“看到周围即使是关系很好的人拿到自己没有的面试机会、拿到offer,心里就会很不爽,嘴上说着真棒、祝好运,心里却希望他在哪个环节出问题、被pass”。
在嫉妒的时候,我们会想象别人得到了属于我们的东西,哪怕只是在想象层面,而我们却因此失去了这些东西。
羡慕是一种让人非常不快的复合情感,首先它和悲伤很接近,意识到丧失了一些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管是客观的还是主观感受上的;羡慕包含着对自我价值感被损害的愤怒,对自己的命运、境遇的愤愤不平,甚至是怨恨;羡慕包含着无助感;羡慕的过程还伴有焦虑和不安。特别是,焦虑和愤怒背后是对恐惧的防御,对失去的恐惧。
当我们嫉妒的时候,感觉自己糟糕透了,被遗弃和排斥。嫉妒动摇了我们的自我价值感,使我们产生了双重的怀疑:自我怀疑和怀疑别人。这样的怀疑既伤害自己,又伤害了彼此的关系。
02. 羡慕的四种类型
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把羡慕分为四种类型:钦佩型、矛盾型、攻击型和抑制攻击破坏型。
钦佩型羡慕者知道也敢于承认自己的羡慕和嫉妒,对被羡慕者认同,让人愉快;矛盾型羡慕者不承认且回避自己的羡慕,常用尖酸的话来回应被羡慕者,以求贬低被羡慕者的价值,如“像你那么努力当然会成功”等;攻击型羡慕者就像白雪公主的继母那样,有希望被羡慕者遇到意外的阴暗想法,甚至主动采取攻击性行为;抑制攻击破坏型羡慕者尽管非常羡慕,但他们保持沉默,就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值得一提的事情,这是对别人一种彻头彻尾的否定,把引起羡慕的事物的重要性一笔抹杀了。
可是不管哪种类型的羡慕者内心都不好受,如小S所说“真的很瞧不起这样的自己,心里特别矛盾特别难受”。那身处嫉妒之中,该怎么办呢?所有研究嫉妒的人都认为嫉妒的背后是自我价值感的问题。
03. 自我价值感
与一个人所体验到的成功感及内在自我期许有关的一个概念。其中自我期许来自于个体内心中的期望标准,是个体最希望达到的水平。人们对自己价值的感受基于能否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能否成功地完成自己所想要做到的事情。
当人们可以成功地达到自己所期望的那样时,就会获得相对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当人们的实际表现不如自己所期许的那样好时,就会产生相对较低的自我价值感。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并非仅仅由成功或失败决定,当不能成功地达到自我所期望的水平时,个体也可以通过主动降低自我期许水平来维持自我价值感或避免自我价值感的下降。
自我价值感不足时,对自己的评价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在个体的人际互动中,身边交往较为密切的重要他人对个体自我价值感的发展影响比较深刻。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价值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心理需求之一。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主张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尊重的需要来说,又包含了两个层面:需要他人的重视和个体感知自我价值的需要。
建立自我价值感是促使个体自我实现的条件,所涉及的层面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自我期许、自我评价、自我感受,以及由此积淀而生的自我态度。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越大,自我价值感就越低,个体就越会感到焦虑不安。
真实的自我价值感由个体早期发展逐渐形成,不易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改变,长时间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当外在威胁促使个体降低自我评价时,自我价值感具有维持、提升自我评价、自我一致性的功能。
写在最后:
继续拿白雪公主的继母说事,面对白雪公主的出现,如果她想要处理好自己的嫉妒,找回价值感,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发展自己或是接纳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接纳自己的悲伤,让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与自己建立联系并改变自身。一种是对白雪公主贬低、打击、伤害,甚至恨不得她消失不见。这种破坏型方式的背后,隐藏着强烈的焦虑。他们生怕自己受到排斥、被遗弃,被挤到第二位,沦落为无关紧要的人。
所以聪明的你,别人的成功激起了你哪些情绪,又让你忆起哪些往事呢?接下来你的选择又是什么?
作者:乐天心理咨询师 暮夏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