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来访者小L是一个2岁女孩的妈妈,她前来想咨询一个问题:
“我的孩子特别爱抢东西,抢不到就抓人,有时候是在自己家不管是不是她喜欢的只要别人拿了就要抢过来,有时候在别人家只要是想玩的也抢,好像全世界都是她的。我跟她讲不可以抢也不可以打人,对方会疼,但是没效果。我怕继续下去,她到了群体里会不适应被孤立。
在成年的世界里,打人、抢东西绝对是错误的、不好的行为。所以当女儿出现这样的行为,而且还‘屡教不改’时,做家长的我们就会变得担心、紧张、不知所措,甚至还有一些焦虑。
要是照这样的趋势发展,孩子以后怎么办呀,上幼儿园后,会不会就没办法和小朋友们好好相处了呢?现在我们看到的时候还能及时给出一些指导和教育,要是在我们看不到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事,那该怎么办呢?”
其实,孩子在不同时期都会出现一些在我们看来属于“攻击性”的行为,但它们所具有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2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形成,他们可以把自我和他人进行区分,逐渐使用第一人称,慢慢开始形成你的、我的这样的概念。真正意义上的攻击性行为多半就从此阶段开始出现,而且经常会发生在争抢玩具或地盘的时候。
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孩子的自我概念刚刚开始形成,而且表达能力有限,可以运用的方法也不多,道德观念的发展还需要再教育和完善。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30个月之后,攻击性行为往往会由肢体转化成为语言。而相较于年龄更小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小孩会对他人,尤其是其他小朋友产生更多的兴趣,也慢慢地开始发展出社会性。
在与同辈们玩耍和接触的过程中,发生争执和冲突是难免的。他们除了会发生一些身体上的拉扯外,很多时候也会开始进行一些语言上的攻击。例如,他们会对其他的小伙伴说“你是个笨蛋”。
父母可以对孩子们的语言进行指导,陪伴并且鼓励他们与其他小朋友进行健康的交往,不要因为偶尔的行为问题,而使孩子在社交上产生退缩。
“攻击性”是指具有对他人有意挑衅、侵犯或对事物有意损毁、破坏等心理倾向和行为的人格特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可能是:
01. 交互作用的结果
与周围的人或物交互作用的过程获得的,其中他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一个幼儿攻击另一个幼儿,抢他的东西,被欺负者哭着躲开,攻击者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下一次就会对同一孩子或别的孩子采用攻击性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02. 宣泄的方式之一
幼儿在遭受挫折后宣泄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的一种方式。人们受到挫折后,除非允许他们宣泄自己的攻击性,否则攻击性的能量将受到抑制而产生压力,由于这种能量要寻找一条输出通道,因而便产生暴力行为,或者以精神疾病的状态显现出来。
比如,经常被班里的老师和同伴忽视的幼儿,为了引起老师和同伴对他的关注,有一天他可能会突然爆发出极强的攻击性行为——这是幼儿被关注的心理追求受挫的结果。
又如,一个体质虚弱的男孩,为了一展自己的能耐,也可能会突然暴发攻击性行为,如愚弄和欺凌比他更弱小的同伴或动物——这是幼儿追求自我价值感受挫折后的一种反应。
03. 模仿学习的结果
如果幼儿从影视片、文学作品、同伴、成人中看到或听到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就容易学习和模仿。
了解了孩子“攻击性”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父母和老师才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减少此类行为,提升孩子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
写在最后:
当你的宝宝出现类似推撞、打、抢等攻击行为时,父母们需要心平气和地指出孩子们有失妥当的行为,耐心地对其进行示范,通过友好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和度过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
作者:乐天心理咨询师 暮夏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