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阳公园散步时,我路过球场,看到一位父亲正在和儿子打网球。父亲拼尽全力想打败十几岁的儿子,儿子也使出浑身解数想赢父亲。但看起来父亲坚守阵地的决心似乎更大——他累得满脸通红,气喘吁吁,仍然不顾一切地奋力接球。
最后,父亲赢了。离开球场时,父亲看起来洋洋得意,但儿子却垂头丧气。不过我想,父子俩大概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结局。
我真的很同情这位父亲。与赢球的片刻满足相比,看到孩子打败自己后脸上洋溢着喜悦时内心获得的满足感更长久,但他却不懂得这个道理。我想,等儿子慢慢长大,变得更加强壮时,肯定能打败父亲的,这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01. 育儿之道
现在,你我都清楚,这位父亲算不上是育儿有道的家长。他这样做根本不是在激励自己的儿子。我想,或许是因为他太害怕自己真的会被儿子打败吧。
当然,父母不能让孩子事事都超过自己,那样就真的失去为人父母的威信了。孩子2岁的时候,你还可以时不时地故意输给他们,让他们尝尝胜利的喜悦,但等孩子到了12岁,估计你就骗不过他们了。
不过没关系,你可以让孩子偶尔打败自己,可千万不要像那位父亲那样荒唐。就算最后你真的赢了,也不要太过得意,一定要考虑考虑孩子的感受。例如,你也可以这样鼓励他们:“等你把反手拍练好了,我就赢不了你了。”
如果孩子的球技还赶不上你,那就找一些孩子比你做得好的事,如爬树、游泳、烤蛋糕、弹钢琴、玩游戏等,和孩子一起去做。这可比你赢得比赛有趣多了!
02. 输不起的父母
你觉得前面提到的那位父亲能让儿子学会输得起吗?不,绝对不能。相反,他的做法只会让孩子认定,自己永远不能输给别人。但实际上,输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输不起。可惜的是,那位父亲没能让孩子看到什么是输不起。
我认识的朋友里有这么一对父母,他们本身很怕输给别人。当看到别人家孩子有的,自己家孩子就必须也有。每次带孩子出去串门,看到亲戚同事家的孩子有遥控汽车,回家就给孩子买;看到隔壁家的孩子有新鲜东西,问清楚了以后也要在网上给孩子订一个。后来已经不用等这对父母看到什么了,孩子直接告诉爸妈别人有什么,然后让爸妈给自己买。
在给孩子报兴趣爱好班的时候,这对家长也是看别的孩子在学什么,就给自家孩子报什么,结果到头来孩子什么都没有学会,家里反倒投进去不少钱,生活变得很拮据,父母还一个劲的说“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孩子”。
03. “不服输”的孩子
夏老师想要告诉各位父母的是——你今天的输不起,就会一手调教出一个“不服输”的孩子。但这也很可能会造成孩子一生的心理畸形。
这是发生在北京一所体育运动学校发生的事情:(以下案例摘录《改变教育行为》周萍文)
摔跤场上正在进行紧张的合练,随着此起彼伏的身体摔在地板上而发出的“啪啪”声,一个个运动员被对手摔倒在地板上,然后爬起来再摔。忽然,训练场上传出了“啊”的一声惨叫,使在场的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大吃一惊。
原来队员小云突发猛攻,出人意料地把小月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此时小月疼得浑身颤抖,他的腿部严重骨折,再也起不来了。这是一个多么有希望的运动员,大家担心的目光,着急的目光交织在一起。小月严重骨折要停训三个月。运动员们都知道大赛之前停训意味着什么。
老师找小云谈话,小云说:“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当时为什么下手太猛,心中有一股不服输的邪气,几次合练我都没有赢,这次决心要彻底战胜他不惜把他摔伤。”
为了胜出对方,不惜把同学摔伤。小云赢了吗?
班主任周萍老师说:小云今天用了一种强刺激的手段战胜了对方,而生活中有些人不也常采用一些手段,只不过有时看起来比较温和,但照样能制对方于死地使自己获胜。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体育比赛中的临时调整比赛时间,使运动员还没有休息,就以疲惫状态迎战,从而使对手获胜。还比如明明知道对方有疏忽的地方,但故意不加以提醒,使自己侥幸获胜。在教师生涯中,当自己有了好的教学设计也不愿意和同事分享,怕的是对方把自己赢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把对方当成竞争的对手。在人与人相互关系中,一旦把对方当作对手,那么,彼此伤害的事情就难以避免了。
写在最后:
已经成为家长的70后、80后、乃至90后,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你小的时候不管大考小考,我们的父母逢考必问:“你今天考了多少分啊?”待你回答后,会继续追问:“班里还有没有比你考得好的孩子?你在班里排了第几名?”
于是,我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中,不自觉的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比,因为“比”的情结已经深入人心。
我们再来回到最初的问题:你就知道允许孩子超过自己有多重要了!
就像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一直倡导的精神——人生的意义不是与谁搏斗,而是完善自我。我非常认同,因为只有不断突破现实中的自我,追求理想中的自我,才能跑赢我们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改变教育行为》周萍文
2、简书《让孩子超越自己比超越他人更重要》灵鹿影视 18-02-08
作者:暮夏
策划:吴乐东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