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静子开门见山的说,“夏老师,我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很上进,但总是怕做不好。因为我一直很顺利,就怕有做不好的时候,所以给自己的压力很大,怎样才能让自己更自信,同时减小压力呢?”
我感觉眼前的静子外表成熟稳重,做事认真上进,似乎工作生活都很顺利,但却感受到只字片语间传递出内心的担忧、对自己的严苛要求以及自我内心对好坏的评判挣扎。
也许大家看到的更多是她成功光鲜的一面,可是在这背后我却感受到她严格要求自己、担心自己做不好、谨小慎微的一面。
静子提到“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很上进,但是总是怕做不好,而且一直很顺利”。随着她顺利状态的持续,自己对做不好、不顺利甚至失败会更加担忧和害怕,不知道如果它们真的出现了怎么办,所以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更谨慎更严格,以避免这样的状况出现,进而给自己增加了更大的压力。
静子的问题,我觉得主要从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格理论可以分析的比较清楚:
01.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御机制的积极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消极的意义则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静子给自己非常大的压力,正是其心理防御机制消极方面的体现。
02. 人格结构的三大组成部分
其实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完美是一种好的状态,这是每个人人格中都有的部分,只是在人格中这部分所占的比例、所拥有的权利有所不同。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它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
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奉行现实原则,既要满足一部分本我的需要,又要受到超我的制约。
人格的冰山由这三部分组成,但每一部分所占的比例、所拥有的能量和权利又因人而异。当超我的价值观念很强烈,对成功失败、对错有严格的界定和要求时,本我对享乐、放松的追求就会受到更大的压抑,处于现实调节者的自我此时是最辛苦的,一面要面对本我压抑的不满,一面又要努力达到超我严苛的要求。
这样的状态自然会引起静子内心的折磨,不满于自己的成绩,不断地指责自己,又倍感压力举步维艰。
写在最后: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停下匆匆的脚步,让自己安静、放松,静静地感受一下现在的生活,是否舒适,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内心真正想追寻的是什么?可以和自己说说话,问问自己开心吗,是不是累了?可以拥抱自己,告诉自己对不起,让自己这么辛苦!
对自己内心的柔软、委屈、担忧、紧张……轻轻地抚慰。然后告诉自己:“是的,我看到了,我接纳,我允许。”
“诚然面对,欣然悦纳”,是我送给静子这八个字。
作者:乐天心理咨询师 暮夏
策划:吴乐东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