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降温,我所在的城市的温度,一夜之间从20降到7。早上翻箱倒柜找出厚衣服挂在衣帽间,临出门还是傻了眼:额滴神啊,给个明示吧,我该搭件啥外套:风衣、卫衣?长款、短款?厚的,薄的?深色、浅色?那个瞬间,我感觉自己穿越时空,变成了布里丹教授家那头倒霉的小毛驴!
布里丹毛驴的故事,是这样的:
布里丹教授是14世界法国的哲学家,他家里养了一头小毛驴,他每天要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
这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下子,毛驴站在完全相同的两堆干草之间,可为难坏了。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终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于是,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犹犹豫豫,来来回回,在无所适从中活活饿死了。
好吧,这只小毛驴也许没有真的饿死,但哲学家用这个故事给我们还原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面对多种选项,无法做出决断。我们会反复纠结,甚至对于选择产生某种程度的恐惧。这种恐惧,被心理学家定义为选择恐惧症,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选择困难症。
真的有那么多人存在选择困难症吗?
这组数据可能更能说明问题: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7名受访者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84.7%的受访者自称有选择困难症。受访者中,00后占1.7%,90后占28.1%,80后占50.8%,70后占14.4%,60后占4.3%。
该调查报告大数据同时显示:受访者最容易出现选择困难的情况是购物时选商品(54.0%),其次是吃饭时选餐厅和菜品(53.4%)。其他还包括规划出游行程(42.5%)、取舍多个工作机会(30.9%)等。做出选择后,17.4%的受访者经常会后悔,66.3%的受访者称偶尔会,10.1%的受访者从不会。44.7%的受访者感觉选择困难症浪费时间和精力,43.7%的受访者坦言选择困难症让自己心情烦躁,41.2%的受访者指出选择困难症让人对自己的生活缺少掌控。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的生活,晚餐的菜色,路线的取舍,伴侣的选择…选择困难,真的无处不在哦!
我们过往的生命由无数的选择汇集而来,我们当下的选择又将决定接下来的状态,然而我们遇到的悖论是:我们的困扰不是因为没得选,而是因为选项太多!
对于这个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在他的著作《选择的悖论》中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观点:幸福意味着拥有自由和选择,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相反,选择越多,幸福越少。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理解这个问题:
01/ 选择困难,是因为我们看不清自己内心最重要的需求,无法获得心理平衡。
所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但哪个更适合我,哪个对我更重要,我真不知道。
早上出门前,我对选哪件外套的犹豫,就属于这种情况,我觉得不把所有的衣服试完,就不能决定穿哪一件出门更合适,但可供选择的外套还是蛮多的,短时间决定好可不容易,我因此便陷入烦躁,更不知道选哪件好,于是出现选择困难。
当面对着各种诱人的选项时,我们会发现,根本无法在较快的时间里认定其中任何一个。这是因为,对于到底需要什么,我们没有目标,就算真的选择了,我们也会为自己可能失去的机会感到焦虑:也许另外我们放弃的那些,会更美好呢?
02/ 选择困难,有时候是因为我们对做出抉择这件事的后果,习惯性的恐惧。
这个恐惧,来源于一个人与内在客体的不良互动模式。
儿童精神分析师克莱因曾经提出过“好的内在客体”的概念。只有在婴儿的养育过程中,不断与母亲重复好的体验,母亲才能作为“好的内在客体”住进婴儿心中。
如果母亲的人格不够稳定,她不但无法照顾婴儿的情绪,甚至不能觉察自己的状态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忽略、防御甚至攻击。此时,她作为婴儿的“内在客体”就存在很大隐患。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小孩子在做出选择之后,母亲或其他重要看护者无瑕给出回应,或者给出不良回应,比如不搭理他,或者厌烦而暴躁的推开他,那么这个孩子的世界就是崩溃的。这样的体验重复多了,一旦形成固定模式植入孩子的底层生命系统,一个叫“命运”的东西就诞生了——我不能做出自己的选择,如果我选择了,我的世界就崩溃了,这个结果,我承担不了。这样的孩子,一生可能都会“选择困难”。
03/ 选择困难,有时候是我们对自己不满,并将这个不满“投射”出来反映在选项上,以此逃避“我是不完美的”这个概念。
伟大的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一句名言:“上帝造人,而人想做上帝”。人类天生有追求完美的趋向。这个趋向是一柄双刃剑,助力我们努力把事情做完美,也时时令我们自我苛责。对自己的不满积累多了,我们会使用“投射”的工具自我防御:不是我不完美,是我面前没有完美的选项。所以,我无法选择。
分析了关于选择困难症的原因,我们对于本文前一部分调查报告提到的那些刻板数据后面,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选择困难症”会多一份理解:到底吃中餐还是西餐,到底喝雪碧还是可乐,到底是白衬衣还是红裙子,这真是个问题!
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呢?也许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尝试调整:
就算你的童年经历了人荒马乱,如今成年的你,有足够的力量回到过去,去拯救幼小的自己。当你是一个稳定的、自信的、自我负责的人,你对自己的目标,自然是笃定和明确的,你会自然而然的“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如果你无法重新建构自己的内在空间,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将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在大多数事情上,没有一个选项会在各方面都优于其他选项。前文提到的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建议我们从“追求最大化效益的人”(maximizer),转变为“有所牺牲的人”(satisficer)。什么是“有所牺牲的人”呢?这是指那些,能够对“还不错”的选项感到满意,并不追求绝对的“最佳”的人。如果眼前的这个选项能够让我感到还算满意,我愿意选择它,专注于它,坚持自己的选择,不为自己没看到的选项感到沮丧或懊悔——因为你没有为选择浪费过多的时间,这一点本身已经足以弥补很多不足。
既然选项太多,与其对什么都响应,不如集中精力只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做选择。这时候,一把“奥卡姆剃刀”会非常有用。
“奥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由14世纪英格兰的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提出。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它的精髓在于避重趋轻、避繁逐简、以简御繁、避虚就实。
最近几年兴起的“极简主义”显然与“奥卡姆剃刀”异曲同工。极简主义的实质并不是“扔东西”,也不是“性冷淡风”的设计,而是在解决:“什么对你来说最重要”。留下重要之物,把次要的坚定地排除在外,让自己从无止境的选择困难中抽离出来,在重要的事物上投注更多的精力。
而对于次要选项的断舍离,需要我们制定严格的决策纪律,并且认真执行。这需要自我约束,需要节制欲望,需要合理期待,需要接受缺憾。所以,你看,如何解决选择困难症,这里有人生大智慧。
话说,早晨开车送孩子上学时,我思考着这些问题,低头看到外套,不由得问:“儿子,妈妈今天这件外套怎么样?”后排座上倚着靠背的小孩,老神在在的瞟了我一眼:“你换外套了?我没注意诶,我正背课文呢,老师说今天早自习要一个一个查!”
好吧,是谁说的“孩子离真理最近”来着?这话真在理呀:我在忙自己的事情,哪有功夫注意你——除了我们自己,有谁会在意呢:我们是穿了长裙子还是短衬衣;我们是做了律师还是娱记;我们是娶了钻石王老五,还是嫁了龅牙李老六——我们所有的选择,只对自己负责任!
所以,找到自己认定的生活方式,做自己认定的事业,爱自己认定的人,此生足矣!
如此选择,哪有那么难呢?!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 2018.01
2. 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美].《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03
3. 大卫·萨夫[美]. 吉儿·萨夫.《客体关系家庭治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作者 | 孟 玮
编辑 | 王俊楠
策划 | 吴乐东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