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这一形象,往往被孩子看做是高大的,安全的,可以依赖的靠山。一个家庭的稳固,孩子的健康成长,都少不了父亲的付出和保护。然而,在这个时代,父亲的缺位却开始成为一种越发常见的现象。“丧偶式育儿”作为一个新的热词出现,被很多中国女性用来抱怨丈夫在育儿过程中的缺失,而自己却不得不担负起抚养子女的全部重担。
生活中,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无论是在家里或外面,和孩子在一起密切接触的绝大多数是妈妈,或者家里的老人。
小区花园里放眼望去,很多妈妈带孩子散步,陪孩子骑车,玩游戏;幼儿园门前妈妈接送孩子,参加家长会,跟老师沟通;给孩子买衣服,准备生活用品,带孩子看医生的也常常是妈妈。
为什么很难看到父亲单独陪伴孩子的场景呢?数据显示,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离异家庭还是完整家庭,父亲对孩子教育的投入时间,还有与孩子的交往,都普遍少于母亲。80%的父亲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子女,而现实中,却可以经常看到同样在职场打拼的妈妈,回到家也要做大部分家务和照顾子女的工作。
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和经济压力,让大多数女性在当妈妈之后快速脱胎换骨,家庭事业两兼顾,而很多年轻的男性,即使成为了爸爸,也还总是工作第一,下班回家后却埋首游戏与手机,逃避自己身为父亲在家庭中要扮演的角色和该承担的责任。有调查显示,中国有近七成孩子不会把父亲当做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的第一选择。
父亲缺位现象,虽然是随着时代发展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是这种家庭模式,对子女的成长存在很多潜在危害。一些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缺少父爱或父亲很少参与孩子教育容易导致子女出现一系列的心理不良状况。这些表现主要包括:过分怕羞,情绪沮丧,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少言寡语,交友困难,急躁冲动,害怕失败,感情淡漠,甚至厌学,离家出走,甚至偷盗等犯罪行为。
很多资料也显示,父亲与孩子的关系,对成年后子女的个性成长和亲密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总得来说,如果孩子(特别是在童年时期)能够从父亲身上获取支持,那么在成年后,能够进入亲密的婚姻,建立稳固的家庭关系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作为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男性形象,父亲会给自己的孩子树立起“男人应有的样子”作为榜样,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会给孩子提供第一手的学习模板。
一项研究发现,如果父亲在家中与母亲分担家务,无论孩子性别是什么,都更有可能形成良好的女性观;同时这些父亲的女儿长大后的自尊水平也更高,更加相信自己值得被爱,而且她们对自我发展的期望更高。
下面我们不妨分开来看下父亲缺位对子女的不同影响。
孩子成长过程那些缺位的父亲,他的原生家庭往往也是父亲缺位的。父亲是儿子成长过程中第一个男性形象,父亲与母亲一起参与育儿,会给儿子健康的家庭模式,成年后他会充当好丈夫和父亲的角色。
成长过程中父亲缺位的男孩,成年后往往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缺乏主见。因为儿子是通过崇拜,嫉妒,并且某种程度上“战胜”父亲来获得男性的性别认同,从而获得力量感与自信心,完成真正的成长与成熟。在这一过程中,如果父亲无法提供情感上的安全感、行为上的明确规范,很容易导致男孩唯唯诺诺,胆怯无助,成为事事依赖妈妈的”妈宝男”。有的结婚后也不会表达情感,难以维持亲密关系;甚至有的不喜欢家庭生活,缺少情趣。
对于女儿来说,与父亲的关系是她们与男性建立的第一段关系,因此,父亲的特质很有可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女儿的择偶选择和亲密关系模式。在选择交往的异性对象时,女儿常常会以父亲给她的感受作为参照物。父亲完全缺失的女儿有更大的可能会爱上一个比自己年长很多的男人,潜意识中想从他身上寻求缺失的“父爱”,而这样的关系常常会产生不平衡。
女儿如果长期感受不到父爱,成年后可能因为这样的熟悉感,自然而然的去找一位和父亲一样冷漠无情的男人作为自己的伴侣。而由于父亲的冷酷甚至创伤性教育方式,有一些女儿成年甚至对男性失去信任和兴趣,很难开始一段亲密关系。与父亲的相处中是否能获得安全感,也会关系到成年的女儿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的安全感体验。
在这个温馨的属于父亲的节日,我们呼吁父亲们更多的参与子女的教养,这对父亲们自身来说也是大有益处的。
面对一个可爱的孩子,父亲本身刚硬的心会软化,开始关心孩子的一颦一笑,这对于缺失情感技能的男性来说,是学习表达情感、提高共情能力的重大机会,通过学习成为一名父亲,男性自身的责任感会得到加强,而且随着一些成长里程碑的出现,参与子女教养的父亲也会收获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祝每一位父亲节日快乐,享受作父亲的美好;愿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爱不缺位。
-END-
作者:乐天心理 王霖
编辑@吴乐东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