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有些心理效应会对人们的交往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心理效应运用得好,可以促进人际交往;运用得不好,会限制人际交往活动的进行。心理效应主要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定势效应、投射效应等六大心理效应,今天都送给大家。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指的是人们在第一次交往中对他人形成的印象最深刻,难以改变,往往影响和左右以后的交往,这种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称为“最初效应”。
首因效应的形成,主要受直接可见的人的外表或音容笑貌的影响,第一印象所具有的定势效应有很大的稳定性,如初次见面别人对第一印象不好,以后虽有很大改变,别人仍然会对其印象不好。首因效应往往带有主观片面性,会对他人造成认知偏差,影响我们对一个人的正确判断。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在人与人较长时间的交往中,最近了解的信息往往占主导地位,冲击了过去对他人的一贯了解。
在现实生活中,近因效应的心理现象很普遍,如某人一贯表现好,但最近犯了错误,就可能改变周围的人对他的看法,以新近的判断否定以前对他的判断。也可以有相反的例子,某人一贯表现平平,但最近突然有所建树,人们对他刮目相看,视其为功臣。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被称为“光环效应”,是一种自然现象,当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面形成一轮一轮的光圈,这种现象称为晕轮。晕轮效应是借用这一自然现象说明人际认知中的类似状况。
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以对某人某一特性的认知推及到其尚未被认知的其他特征上。如某人具有待人谦虚的品质时,便会由此推断到他具有对人真诚、友善、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我们经常所说的“天下乌鸦一般黑”、“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等都是如此。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或思维方式,对一个人突出品质的知觉遮盖了对这个人其他方面的品质的认知。
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是指当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学习时,容易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事物或思考事物。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富人戴了一条漂亮的项链,大家见了都说好看;后来富人不戴了,大家说富人平易近人,不显富。有一个穷人也戴了一条项链,大家见了便说他没有钱还装富;后来穷人不戴了,大家又说他寒酸。这就是思维定势,不管戴不戴富人都是好的,而穷人则是不好的。定势效应会让人看问题戴上“有色眼镜”,歪曲事实。
刻板数应
刻板效应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定势,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对某人或某一类人进行简单概括归类,形成比较固定的印象或看法。
刻板效应常常表现为:第一,因认知对象的国籍不同而形成的刻板效应。如美国人直率、热情,法国人开放、浪漫,英国人传统、保守德国人讲科学、讲秩序。第二,因职业、年龄不同而形成的刻板效应如“无商不奸”是对商人的看法,老年人保守、思想不开化,年轻人不稳重、责任心不强等。第三,因性别不同而形成的刻板效应。如男性身体壮实,性格勇敢、胆子大、办事果断、粗心、有泪不轻弹等;女性温柔娇小、依赖性强、善良文雅、细心、胆小、爱哭、体贴、善于关心人、有同情心等。
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为别人具有同自己相同的想法或者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到其他人身上,用自己的做法和想法去认知别人。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这种现象的描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