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态度的内涵
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较为一贯的、相对固定的综合性的反应倾向。如果你家来了一位客人,你可能有3种态度,即欢迎他、不欢迎他和无所谓。态度不同,交往的效果就不一样。态度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反应倾向,具有稳定性。态度包含了3个方面的内容:
1、理性认知。它规定了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或人、或物、或团体、或事物、或制度、或观念。
2、情感好恶。它是指个人对态度的内心体验,如喜欢一厌恶、尊敬一轻视。
3、行动倾向。它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如"我想参加公共关系协会"。
态度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学家凯尔曼认为,任何态度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顺从、认同和内化3个阶段。
1、顺从。顺从是指人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顺从行为,也称为服从。顺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阶段,有自愿的,也有被迫的。人们此时的态度只是暂时的,当报酬或惩罚撤销时,就会恢复原来的态度。
2、认同。认同是指个体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
3、内化。内化是指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并以这种观点自觉地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到此阶段,态度才最终形成,不易改变。
转变一个人的态度有以下途径:
1、说服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交换意见、参观访问等方式劝说别人改变态度。
2、登门坎效应,即进去一只脚,就会进去整个身体。这个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等人于1966年在"无压力的届从一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实验过程为: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小区劝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大多数居民的拒绝,接受者仅为被要求者的17%。在第二个居民小区,先请求各位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实验说明,只要答应并从事了第一个小要求,就会改变个体的态度,那么个体就容易接受第二个大要求。这类似于"得寸进尺"的意思。
3、团体规定。团体所具有的约定、规章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实验证明,团体规定比个别劝说有助于转变人们的态度。
4、积极参加活动。要转变一个人的态度,必须引导其积极参与有关活动,参与活动比单纯说服效果要好。
态度变化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大类。
从内因分析上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1、个人认知体系的调整导致态度变化,如知识的占有改变了一个人的态度。
2、个人性格结构的改变而导致态度改变。
3、期待他人合作支持而导致态度改变。
从外因分析上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1、由于群体态度的影响而导致个体态度的变化
2、由于环境条件改变而导致态度改变。
3、因奖惩的缘由而改变态度。
4、由于交际一方的形象改变而导致另一方的态度改变。
5、信息通影响态度改变。
6、逆反心理的影响导致态度改变
7、角色改变带来态度的改变。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