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冲突具有普遍性,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所谓“恋母(恋子)情结”。
即母子之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眷恋之情,一般不会由于儿子娶妻而使母子关系自动疏离。尤其是守寡的婆婆,失去了丈夫的情感支柱后,儿子可能成为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和安抚源泉;如果是独生儿子,这种情感负担就更重了。
儿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并由母亲一手抚养成人。这种血缘亲情的深厚,是任何其他关系无法比拟的。而婆婆与儿媳之间,则是由于儿子成婚,使两个陌生的女人相处,她们之间不曾有过甘苦共尝、相依为命的亲密感情,自然比血缘关系疏远多了。母亲对儿女与对儿媳、女婿的不同态度和行为,大多与“血缘认同”有关:对亲生儿女,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爱怜与关怀;对儿媳和女婿,则多半出于对“外人”的礼貌与客气,因而“一碗水端不平”的现象是极为常见的。
三、母亲在儿子身上寻求回报的心理。
母亲,尤其是那些传统的贤妻良母,把自己半辈子的心血投入到儿女身上,对女儿嫁人有所无奈,对儿子娶妻更是大感失落。如今,由于住房的限制和两代人生活方式的差距,小两口离开娘家独立门户在城乡都是普遍现象。作为母亲,难免对儿子随儿媳去过日子在心理上难以承受,好像儿媳夺走了她的亲生骨肉似的。在无可奈何之下,母亲总期待儿子作出补偿或回报,既有感情上的,也有经济上的。常见的情形是:母亲希望儿子多回来几次,最好是儿媳别跟着,以便母子单独叙谈,享受血缘亲情的温馨,这就很容易引起婆媳之间的矛盾。
四、母亲对儿子还有一种不愿放弃的责任感。
母亲,由于长期的对儿子的照顾形成习惯,使她自觉或不自觉地干预着儿子婚后的事务。也许儿子对此习以为常,但儿媳却嫌婆婆“事儿妈”,妨碍了小两口的自由,从而在内心感到厌烦或不满。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