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治疗是使病人改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其认识到自我的潜在能力和价值,并创造良好环境,在与别人的正常交流中,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潜力,以改变自己的适应不良行为,娇正自身心理问题的治疗方式,其理论基础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戈尔德斯坦因、奥尔波特等创立的人皆有发展自身潜能的内在倾向的人本主义理论,其主要适应症为各种神经症: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
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80年代迅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
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反对仅仅以病态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为本能牺牲品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学的客体的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人本主义治疗在临床中最有代表性的疗法是“病人中心疗法”,也称之为“询者中心疗法”其具体操作为:
(1) 不断用反响的方式来激发病人的情感。心理医生始终以朋友的身份(不以权威专家自居)鼓励病人充分发泄内心的情感,对病人表述的事件不作任何评价和指引,而只对其所表达的情感作出反应。例如病人因受到不合乎自己要求的待遇而表现出愤愤不平时,心理医生可说:“你是否很恼火?”以此种反响来激发病人的情感。这似乎有些火上浇油,但由于一再重复病人在言谈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情感,就能使病人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一事件或问题中所克制(或未觉察到)的消极情感,正是产生目前心理异常的根源。
(2) 始终充分理解和信任病人所暴露出来的情感。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医生不作任何解释,不作诊断,不发指令,不答问题,自己也很少向病人提问题,而只是无条件地正面关心病人。不管病人暴露出什么样的情感,总是充分理解和信任,让病人感到心理医生是真诚的,可信赖的能给人温暖的,对其诉述是感兴趣的。在这样的氛围下,病人就能毫无顾虑地畅所欲言,就会逐渐感到自己是完全独立自主的,而不像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受到他人评价、拒绝或劝说的影响。这样就可以帮助病人从消极防御的情感中解脱出来,不再依靠别人的评价来判断自己的价值,从而产生健康的自我实现的态度,最终解决自己的问题。
治疗时间和次数不固定,完全由病人自行决定,用此疗法也可进行集体治疗,但集体治疗时,心理医生只能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参加。
罗杰斯将患者中心治疗的全过程分为七个连续的阶段,并可以用它做尺度,检验治疗过程的进展情况。这七个阶段简述如下:
第一阶段:由于患者已形成了对自身和外界的固定看法,因而对内心的直接体验十分生疏,甚至完全觉察不到,且没有任何改变和进步的愿望,对存在的问题缺乏认识。于是,患者有一种求治似乎不是出自于自愿,对治疗也不报希望的心态。
第二阶段:患者能够对与已无关的问题发表意见,有时把感情说成是不属于自己或是过去的事情。例如说“这个症状让人感到十分烦恼”,而不是说“我现在感到烦恼”或者“我过去为这个烦恼”。
第三阶段:患者感到已被治疗者完全接受,逐渐消除顾虑,更自由地谈到自己,甚至谈论与自己有关的体验,有了求治愿望。只是更多的是谈到并非当前的感情和意图,体验被说成是过去的或与自己相距甚远。
第四阶段:对自身问题及症状的描述减少,对自己的体验开始产生疑问,并初步认识到自己对问题负有责任,自信心也开始增强。
第五阶段:患者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当时的感情,不仅希望拥有自己的感情,而且希望找到“真正的我”,并开始意识到他的自我应作调整以适应现实,而不应按内心冲动行事。
第六阶段:是转变的关键阶段。病人把过去的体验接受下来,成为当前的体验,往往被这种体验所打动,同时伴有生理上的变化,如叹气、流泪等。这时,曾被患者奉为生活准则的信条开始动摇,患者因而出现一种失落感,心灵受到震动,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第七阶段:这一阶段代表着治疗的趋势和最终目标。至此,患者对自身理解和认识逐渐深入,消除一些不适当的想法,不再为自身的不良情绪所困扰,对外界的看法也变得现实和成熟。患者对自己抱有悦纳态度,不仅在理性上能自我理解,而且也相信自己的感情,确立健康的自我实现的态度。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