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十分确信自己是正确的,但身边所有人都不同意你时,你会怎么做?是迫于压力而随大流改变自己的观点?还是坚持己见?
为了研究从众心理,心理学家阿希在1956年设计了经典的三垂线实验。实验在Swarthmore大学的实验室进行,每8人一组,其中7人都是请来的演员“托儿”,他们知道实验的真实目的,只有被试1人被蒙在鼓里,以为自己参与的是一个“视觉认知”测试。首先,心理学家会给每组展示一张纸,纸上画有一条标准线;接着展示另一张纸,纸上画有三条长度不一的线,分别标为A、B、C,组员被要求在ABC中选择和标准线长度相同的一条。每个人会依次喊出自己的答案,每场实验中,被试都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回答。
首先,请你也来做做这道题。
你一定会想,答案这么明显,只要智力正常的人都不会答错啊。可如果你身边的所有人都给出了B这个答案,那么最后一个回答的你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呢?是怀疑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怀疑其余7个人的眼睛都有问题?
阿希的实验共进行了18次,其中的12次实验,演员们都按照要求故意给出了统一的错误答案。结果,被试们的最终正确率是63.2%,也就是说有37%的人附和了群体不正确的答案;有75%的人至少出现了一次从众行为;只有四分之一的被试坚持了自己正确的答案。反之,在其余6个实验中,当演员们也给出了正确的答案时,只有不到1%的人给出了错误的答案。
从众行为到底是为什么产生的呢?
实验结束后,阿希对被试进行了单独的采访。很多被试解释说明知自己是正确的但还是跟从了其他人的回答,因为不想被嘲笑或当成“奇怪的人”;有个别被试甚至认为演员们的错误答案是正确的。
因此可以总结出从众行为的两个主要原因:
1. 规范压力:每一个群体都有它的规范,既可以是明文规定,也可以是约定俗成、非正式的规定。为了融入群体,群体的成员会尽可能的遵循规范,而不愿意违背标准而被其他成员视为另类者,被群体孤立,因此会跟从多数人的选择。
2. 信息压力:当一个人认为他人的信息比自己的更加准确时,会选择相信他人的答案。经验使人们相信多数人的选择比个人的选择更准确,因此会选择跟从多数人。
阿希做这个实验的初衷是为了探究二战期间德国纳粹的行为。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大规模的反人类罪行?他的实验证明了,希特勒正是利用了群体的从众心理,他深知集体压力会使个人屈从,利用群体庞大的数量制造了集体心理,混淆了正确和错误的观念。
事实上,从众心理不光出现在二战期间,它也在日常生活中影响着我们的每一个决定。在做决策时,固然要考虑到群体、身边人的决定,但也不要盲目随大流,要有勇气坚持自己的意见,很多时候,正确的观点就这么在盲从中被掩盖了。
作者:乐天心理实习心理咨询师 沈昕宇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