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Daniel Stern
发展的层阶模型(The Layered Model of Development)
传统的阶段模型(stage model)中,心理发育的后一阶段不但替代、并且基本上抵消其前面阶段的成果,层阶模型与此相反,在对全局重组的基础上,假设自我感(senses of self)、社会情感能力以及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处于渐进式累积xi的过程中。新兴的结构不会消失,而是保持活跃、并与其他结构动力性地相互作用。事实上,每一个结构促进了后续结构的发生。根据这个假设,我们终生保持所有的自我感、社会情感能力、与他人相处的方式,若按照阶段模型的假设,先前阶段的发育结构只能通过类似退行的渠道才能触及。
转向层阶模型有两个原因。一是: 在四分之三个世纪之后,经典弗洛伊德的性心理(psychosexual)阶段模型仍然未能实现其预测的、与后来的心理病理之间的关联,不能孕育新的理念,并变得越来越无趣、缺乏说服力。二是: 在当下占主导地位的皮亚杰(Piaget)的发展理论旨在解释婴幼儿与非生命的物质世界(空间、时间、数目、体积、重量等)的交会(encounter),并完成了这个任务,却在解释婴幼儿与更为丰富复杂的社会—情感的人类世界的交会时捉襟见肘,后者由自我与他人组成,构成了我们的世界,并令我着迷。
在1985年本书的初版中,我说过——当时尚未有坚实的确信——婴幼儿与人类世界的交会即便不是原发的、也断然不可能是继发的,引导这种交会的心理原则必须独立于、且异于引导与非生命的物质世界的交会原则。这两种交会平行前进,这是核心点。
在这个领域的许多工作中开始呈现出来婴幼儿和成人具有(其实是必须具有)两个不同的、平行的知觉、认知、情感和记忆系统,分别用于与物质和与人类世界交会并赋予意义。当然,这两个系统存在动力性的相互作用。这个新的观点——在这些术语最宽泛的意义中强调局部知识的特异性,是一种极端的偏离——在过去十五年间不断获得证实和理论的强化(例如以下文献: Braten, 1998; Leslie, 1987; Rochat, 1999; Thelen和Smith, xii 1994)。目前,它被证明对正常和病理性发育(特别是自闭症)都十分适用。
层阶模型并不是全新的(平行模型更新一些)。它受到了其他的非序列性模型、如Werner和Kaplan(1963)的螺旋模型以及其他模型的影响。一些心理学家不断地批评,说它本质上是一个生长模型,而不是发展模型。他们也有一些道理,不过一个模型必须适合其意图涵盖的资料,而本书勾勒的层阶模型比阶段模型更适合婴幼儿与独特的人类世界的交会。不管怎样,它似乎比此前的模型更有助于推动众人的思考——至少在处理人际互动方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