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觉得自己心理没有问题,只是偶尔因为以往的经历而难受,但是如果他(她)讲出来,在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那里就会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可是这种被扣上“别听心理咨询师,这个师那个师的忽悠,就是为了赚钱”、“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多休息多旅游,心情好点就没事了”巴拉巴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但是你还是按着原来的态度生活,问题还在那里,如果被碰触就会痛,这就是现状。小到自己的个人学习、成长大到自己的求职、婚姻、家庭、事业,遇到实在受不了的事情就自己默默承受,如果万事不如意,就轻易选择自己了断,心理咨询?我没钱、没时间听人闲扯!
可是可是为什么会出现以下的事件呢?
1、西安交大药理学博士杨宝德因不堪其博导周老师的奴役在浐河溺水身亡。此事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究竟是怎样的压力让一个本该拥有美好前程的博士选择放弃生命。
2、WePhone开发者苏享茂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文章表示自己被前妻逼迫,“今天我就要走了,App以后无法运营了。”苏享茂称自己和前妻翟某欣通过世纪佳缘认识,结婚前已在前妻身上花了几百万费用。苏享茂同时表示,前妻以“他有漏税行为和WePhone有网络电话功能是灰色运营”两点来要挟自己,索要1000万元和三亚的房子。
3、对家人谎称在武汉工作,实则靠小额网贷“借新还旧”,在小旅社、网吧“流浪”生活。1月29日凌晨,天门的农家子弟、25岁的研究生罗正宇,在江岸区一家小旅社自缢。家人发现其支付宝仅余0.71元,13个手机网贷“APP”,共欠下5万多元债务。
这三位都是智商高学历高的,可是就是因为这样或是那样的事就年纪轻轻地选择了“自我了断”,这背后到底是多大的“非死不可天大的原因必死呢?”这背后的心理原因到底是什么?
第一位杨博士,他给之前硕导的短信说过:”对于科研我抓不住重点,总在取舍之间摇摆不定。我喜欢帮助人,基本别人开口了需要帮忙的不需要帮忙的我都帮了,这导致我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做无用功。得到的是我自己的事一事无成。上博后的第一年我就想过自杀,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有意思,让我看不到希望……” 起因:1、学业的方向没找到,都博三了,仍然找不到。2、自己不懂拒绝在无用的事情上消磨了太多时间。
心理问题:抛开博士生导师对于学生的权利过大等等体质问题,从结局看问题就是杨博士一是做人不懂边界,心理边界这个词最早由心理学家埃内斯特•哈曼特(Ernest Hartmann)。如果自我是一座古堡,那么心理边界强度便是古堡外的一圈护城河。你的护城河有多宽,是几乎完全没有以至于外人可以轻松的进入古堡,还是宽到几乎没有办法筑起你与外界的沟通之桥?估计杨博士的边界就是小水沟,据了解杨宝德在同学眼里是一个不会拒绝别人的人,读研期间免费帮同学修过上百次电脑。因此,当其导师以其学业为威胁向其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和奴役时,杨是难以拒绝的,常此以往,杨的内心压力难以排解。
导致人的边界很低的原因很多:
a、从小父母在精神上的支持比较少,给予正面的鼓励过少
b、曾经在成长中遭遇重大事故,比如说家庭变故、父母离异等致使自己的心理家园
从另一个角度 在自我界限不清楚的人的内心里,总是存在着成长与不成长之间的冲突。比如说杨博士就是在费心力地找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博得博士生导师的好感而浪费无聊时间之间的挣扎。博士生导师的好感会带来安全感,但是成长从来都是以丧失安全感为代价的,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人对食物和性的需要,所以对安全感的追求,可以强大到与成长的力量抗衡的程度。但是只有成长本身会带来真正的安全感。因为这种安全感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之上,所以它非常稳定可靠。博三了,杨没有在研究方向上有所突破这是最致命的,但是博导的无理要求倒是每日剧增,这就致使杨的内心从冲突到挣扎到苦闷,让他在这个循环里走向了死亡,其实杨如此聪明,如果他懂得些心理学知识,他肯借助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求的帮助或求的交大的心理援助都可以有效的减少负面情绪,类似的情况甚至比杨更严重的延期毕业的博士也是存在这些问题,但是都在我中心咨询中得到有效的疏导,重新找到成长的方向,顺利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相比之下,杨的存在问题还是小问题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