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empathy),也称神入、同理心,是一种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感同身受地体会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英文单词“empathy”源于古希腊文“empatheia”,其中em的意思是 “进入、朝向(in,at)”,patheia的意思是“激情或痛苦(passion or suffering)”。这个词被德国哲学家赫尔曼·洛采(Hermann Lotze)和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舍尔(Robert Vischer)改编并创造了德语单词“Einfühlung”,最早被用在美学领域。1897年德国哲学家西奥多·立普斯(Theodor Lipps)将其引入心理学,1909年,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铁钦纳(Edward B. Titchener)将其编译为英文“empathy”。
“共情”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研究,而在心理治疗领域,“共情”的兴起,最被广为人知的可能是人本主义学派创始人卡尔·罗杰斯(Carl R. Rogers)对这一概念的重视;而在精神分析领域中,深入研究并延展了“共情”含义的,则为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海因兹·科胡特(Heinz Kohut)。
早在写于1957年,发表于1959年的文章《内省、共情与精神分析:观察的方法与理论间关系的检视》中,科胡特便强调“共情是精神分析搜集资料的工具”。在1981年10月5日,其去世前三天,最后一次参加自体心理学年会上,即席发表演讲《论共情》(On Empathy),针对对共情的广泛误解,想要“以正视听”。而在出版于其死后的著作《精神分析治愈之道》中,特别辟出一个章节讨论“共情在精神分析治愈过程中的作用”。
如果说大家对“共情”的普遍理解还停留在:“进入另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但同时保持着客观观察者的立场”的话,科胡特所谈论的“共情”概念,则立基于此,但远超于此。正如他自己所说:自体心理学并没有为精神分析提供一种新的共情,而是提供了新的理论,并拓展和深化了共情觉察的领域。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