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心接到一个同城热心网友的电话,她说:“她的好闺蜜的丈夫自杀了,因为大家都是很熟悉,去年国庆还一起游玩,谈天说地,就是前一个阶段闺蜜说自己老公有些情绪低落,不想上班,可是,可是突然,这个人就没了,这让我们都有些受不了,难道生命就这么的无常和轻如鸿毛吗?"而且她说那个闺蜜已经不上班了,天天龟缩在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流泪,我们打过电话,她勉强接听,满满的都是懊悔,说她太粗心,平时生活太忙碌,都没有时间关心自己的至亲之人,导致他在情绪低落不想工作时,他们还进行无休止地吵闹和争吵,直到他走了的早上,她还是对他有埋怨和咒怨,可是他走了,她的心都空了,除了悔恨自己的无知和粗心,就是每天以泪洗面,甚至孩子也交给自己妈妈,已经无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说着已经哽咽地说不出话来了……,于是这个热心网友建议她做心理咨询,但是,我们很无奈,心理咨询需要本人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的内心痛苦,希望通过专业人士的疏导和帮助来一起努力走出来,但是,现在她只是退缩在她自己的痛苦里,而且她也没有任何咨询的意愿,所以,我们不可能就是看在热心网友的建议就去做她的心理咨询工作。
这种情景不是少数,因为妻子或是家人对自己的亲属真的是再熟悉不过了,她(他们)只认她(他)是否身体有毛病,情绪压力和心理的痛苦她(他们)总是以责备的心态去斥责她(他们),比如懒惰、无责任心、软弱、自私,以至于她(他们)在很痛苦的情况下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生不如死,好像是越亲近就越冷酷,而这些所谓的“不争气”,“没有志气”的患有“抑郁”或者各种精神类疾病的人,在内心痛苦,家人不理解和争吵中,“顺利地”投向了死神的怀抱,留给周围人错愕和家人无尽的悔恨,话说抑郁,情感障碍,自闭这些名词大家都耳熟能详啊,怎么真的发生在自己或是自己至亲的身上就感到很奇怪呢?
据2014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多余20万人因抑郁自杀,亲,这个数字可是超过汶川大地震的两倍的数量啊!
究其原因就是大家对于自己或是自己亲人的抑郁症的认知度低,呵呵,从我们的经验看极低,国内的一位资深心理学家曾对62位15-23岁就诊的患者做过调查,结果显示:患者自身识别率几乎是:0,学校、家庭、公司对于抑郁的识别率也受到各种现象影响,比如“她很活泼开朗,不可能啊!”;“他学习优秀一直是校团的人骨干,估计是最近有些压力吧,不过是不是失恋啊”;“他最近因为和领导关系紧张吧”都是针对于表面和具体事件而不是针对于抑郁症这种疾病的识别,所以识别率不足1%,而且最具讽刺的是当地地市级及以上的综合医院的识别率也不足20%。
那么大家说,识别率低怎么呢?
那么结果就是导致抑郁症患者及家属接受正规治疗的比例少,中国是十个抑郁一个在治疗,并且真正接受系统性治疗的在这个十个人中又的乘以20%的系数。
大家不愿意就医的原因有个是——觉得抑郁或精神疾病就是——“神经病”,一经看神经医生就是宣布自己或是家里人“神经不正常”。这种病耻感也是又一个拦路虎。
还有就是抑郁症的特性决定的:
第一、情绪低落,而且没有什么借口的情绪低落,而且是显著而持久,一般达到或超过两周,那么我们可以自我诊断:情绪差,萎靡不振这种状况一直持续,怎么都无法摆脱就应该考虑是否是抑郁症。
第二、反复,一般再大的心理创伤对于一个人的打击时间是最好的愈合剂,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深重的痛苦都能淡化,但是抑郁症相反,不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化,就即使稍有缓和,不久因为什么别的事就又激发她(他们)的悲痛欲绝。
为了向大家更好地介绍抑郁症和一般的抑郁情绪,我们给大家对比的方式更好地了解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可以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警示自己是否有抑郁倾向。
对于很多轻度抑郁和抑郁症患者,他(她)们由于疾病或经济的原因不愿意接受帮助和治疗,所以普及抑郁症的知识是为这些人群的亲朋好友能真正帮助他(她)们的几乎是最后的稻草,希望大家重视这种可怕的疾病。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