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新闻里的一个事件,让每一个善良的人听闻都会很难过,尤其是我们做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人,这件事是这样的:
中国经济网记者@段丹峰 因未婚夫潘奥在订婚后劈腿同电视台记者杨柳依,段丹峰一时未想开,于2016年11月27日凌晨从准备入住的11楼新房纵身一跃,结束了年仅29岁的生命。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尤其关注的是,她临去世时所发的博客,因为这是她最后的话,肯定是发自她的内心,一定无所遮蔽和隐瞒她的真实想法和她所感受的心灵冲击,那么她是怎么说的呢?
段丹峰长文原文:
杨柳依,我一直都没想明白,你明明知道他都要结婚了为什么还往上贴,当小三的日子过得可还刺激?感情再不可控,但做什么却应在道德底线之内的,如果这样的结局是你想要的,那我祝你们幸福。潘奥,短短几天你变得太快了,你连给我缓冲的余地都没有。今生今世你欠我一份情和一个已经承诺好的未来。我走了,带着我们的爱走了,我不舍得它逝去,这样我就可以永久陪伴你左右了,我将化身为我们爱情的象征,一只猫咪,看着你吃饭、睡觉、工作与生活,开心及幸福。有时候我在想,是有多爱,才能放弃所有,甚至生命。爸妈及所有爱我的人不要太难过,不用熬漫漫长夜,不用再醒来,不用再痛,解脱了,你们要为我开心。今生酸甜苦辣已经尝够了,我想永远停留在这一刻,如果有来生,我愿能被温柔相待。我们新装的房子还没有机会睡一觉呢,潘潘,我在门外,抱我回家好不好,好冷…
从这些只言片语里,我们发现,她极可能存在这么几个问题:
1. 可能存在过度的精神洁癖
她无法接受订婚后出轨这么一个真实的戏剧性的现实,面对突发的变故一时无法接受。
2. 可能存在不正确的婚恋中的角色定位
她在婚恋中始终处于附属地位,她觉得潘某的感情对于她的未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她的生命是不可剥脱的。
3. 极可能具有依赖型人格
依赖性人格特质心理学家霍妮在分析依赖型人格时,指出这种类型的人有几个特点:
(1)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有一种“我多渺小可怜”的感觉。当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像一只迷失了港湾的小船。
(2)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吸引力,比自己更高明。
(3)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4. 较可能缺失社会支持系统的有效支援
当尖锐的矛盾崩发时,她觉得那个“婚房”才是她最想进去的地方,而不是寻求别的寄托和安抚。那么什么是社会支持系统呢?
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指的是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一个完备的支持系统包括亲人、朋友、同学、同事、邻里、老师、上下级、合作伙伴等等,还包括由陌生人组成的各种社会服务机构。
所以说“社会支持系统”是我们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保障,当我们处于逆境之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给我们信心和能量;当我们处于顺境之中,“社会支持系统”同样可以带给我们快乐和充实。它是外界提供给我们的,但由于我们每个人的性格和心理差异,也决定我们对“社会支持系统”的感受度和利用度存在差异。但无论这个感受度和利用度是多少,我们都深知“社会支持系统”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当然,由于女主将自己订婚的消息公之于众,然而事情已经变化,那么女主不但没有取得帮助,还成了禁锢这也许是她羞于求助的原因。
最后她觉得“只能”选择放弃一切,放弃生命。
那么从心理学角度,如何将处于这个阶段的青年人从狭隘的死角拉出来呢?
针对该个案的心理援助:
1. 寻找“救命稻草”,挖掘一切社会支持系统挽回女主的轻生念头;具体做法就是需要找到比较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干预,并且找到自己的好友进行倾诉,将自己的观点和感觉统统说出来。
2. 针对一些类似于“爱情必须是完美无瑕的”“我必须完全依附顺从爱人”等不合理信念进行调整;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同理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就算是结婚了,也有分手的可能,不能觉得婚姻完了,一切就完了;也不是说有了美满的婚姻,未来就一帆风顺。
3. 从生活事件出发,逐步促进人格成长——女主可能存在依赖性人格特质,女主的依赖性人格需要有专业的帮扶和纠正,这不是因为这个事件形成的,有可能是女主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只是这种性格偏差没有引起她本人和家人的注意并及时纠正。
综上,一个人的在人生碰到某些巨大挫折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当这些事件出现后应该积极寻求心理治疗,而不是消极的默默消化,用别人的错误惩罚和伤害自己,希望有类似经历或未来可能经历这种情感纠葛的年轻男女明白——生命的珍贵大于各种婚恋关系。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