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去听一位据说在大陆发展很好的讲师的演讲,整场下来重点只有一个:就是大陆年轻人有多强,台湾年轻人有多鲁。前者是十足十的「狼性」;后者则是百分百的「小确幸」。当大陆学生清晨聚在一起练习英文的时候;台湾年轻人则是彻夜搭棚买限量球鞋。大陆年轻人拼了老命想出国攻读学位;台湾年轻人则是纷纷去澳洲边玩边做杂工。至于上班族反差更大,许多年轻人为了在北上广深谋得一席之地,削尖了头钻营,宁愿蜗居在两三坪的地下室里几年也不放弃。而台湾上班族最在意的却是能否赚到颱风假,还有明年连假该怎么请!
老师一流的口才搭配照片数据佐证,让在座学员都眉头深锁,一个个露出忧心与恐惧的表情。最后老师话锋一转开始鼓励大家:台湾人一定要努力,要拿出拼劲,否则不出5年这个岛一定完蛋。当情绪达到高点时,老师终于放下了「救命绳索」:要价数十万元的理财课程。我听了这价格吓了一跳,这金额不但可以上完所有大人学,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好几支iPhone 7...(突然发现我们的课太便宜了!)我心想这么贵,这些二三十岁的朋友怎们可能负担的起?没想到课后至少20-30人填表报名甚至当场刷卡,我下巴差点没掉下来!(「恐惧」果然是最有效的行销)
今天倒不是来聊恐惧行销。但我确实发现,越来越多的媒体以及企业大老,都高频率地释放这个讯息:大陆青年有狼性,台湾鲁蛇小确幸,把皮绷紧赶上去,否则回家吃自己!我身边也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尤其是自我期许比较高的一群,心中被这样的讯息搞的很焦虑:我是不是也该拼命一点,为了美好的将来,像对岸朋友一样奋力拼搏?
但在此同时,社会上又出现另一种声音: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钱更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指标,不该为了工作而牺牲生活与家庭。
一边要我当狼,一边要我放羊,我到底该何去何从?
我看过动物星球频道介绍过狮子的生活。一般人以为狮子在食物链的顶端,藉由力量与速度捕猎草食动物,非常的神气,但其实不然。在非洲草原里,这些大型肉食性动物其实活得非常辛苦,甚至比多数草食性动物还要辛酸。捕猎不但消耗很多能量,而且失败率其实很高,电视上播的其实是少数成功的画面,所以这些大猫多数时候是处于飢饿的状态,甚至常找腐肉来吃。更别提许多狮子花豹在捕猎中受伤。对于野生动物来说,丧失捕猎能力或受到病菌感染,就只能等死了。
所谓的「狼性」,其实是由辛酸与恐惧推砌起来的。
我在纽约工作时交了好几位大陆来的朋友,当然也有家境不错的,但仍有几位是费尽千辛万苦才来到美国,不但本身要优秀,还得碰运气。有几位是大陆的农村出身,别说来美国,就连能到大城市上学这件事,都被视为这辈子唯一一次的「翻身」机会。还不光是个人喔,甚至是全家人,全村人的翻身机会。如果这次机会没把握住,命运的另一头,就是像他们的长辈一样,一辈子在小农村里为着明天锅里的米挣扎煎熬 。
所以每天四点起床背英文算什么?每天睡在办公桌底下又算什么?在我们眼中看似辛苦,但对许多大陆年轻人来说,若不使出洪荒之力,人生的另一头是完全难以期待的!相比之下,一个只领22K的台湾年轻人,还是可以买iPhone、吃美食、吹着冷气滑手机,说不定一年还可以出国几次。对啦~你可以觉得台湾年轻人太不上进了,但如果给大陆年轻人这样的选择,我猜很多灰太郎也会瞬间变成哈士奇,在地板上啃着牛奶骨扭来扭去......
说台湾年轻人没有狼性,好像把错都怪到这个世代,我觉得太简化太武断了。真正的关键在于「整体环境的改善」,导致我们对人生的追求,不再受到「飢饿」与「恐惧」的引导,而开始对于马斯洛金字塔更上层的品质感到兴趣。
美国与欧洲先进国家的生活条件比我们更早就达到了无缺的水平,人生选择更多元,他们的年轻人也不是靠「狼性」驱动的。虽然「虎妈」当时很夯,但我在美国时几乎没听过任何人嚮往大陆的「狼性」,因为他们知道,那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我敢说,多数大陆年轻人如果有选择,他们也不想拼了老命为了前途而牺牲生活。
那么欧美国家年轻人的驱动力不是「狼性」是什么?我觉得是「自我实践」。看看苹果的贾伯斯、脸书的祖克伯、特斯拉的马斯克,他们并不是光为了「脱贫」而奋斗,而是做真正他们觉得「有意义」,甚至只是「有趣」的事。我们在《职场玩家的生存攻略》讲座中提过赫兹伯格的双因子理论,伯格老先生说薪资等物质需求是属于「外部诱因」,它顶多能让我们不讨厌工作;而「成就感」、「被认可」这些「内部诱因」才能真正激发我们前进的核动力,让我们对自己的事业乐此不疲。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亿万身价的马克.祖克伯居然只开Honda Fit。
台湾的年轻人确实面临困境,但问题不在「欠缺狼性」,而是「没有方向」。与中国大陆相比,我们的社会制度相对完善,选择更多,早就脱离了弱肉强食的荒野怎会有狼性?但与欧美国家相比,我们的社会与教育又不够进步,进步到足以让我们学会探索自己,寻觅真正的人生意义!整个台湾新世代,就像是进化到一半的物种,刚失去了獠牙与利爪,却还没学会怎么善用智力。我们失去了三四年级前辈的「狼性」,却还没真正理解「人性」。离开了毛毛虫的状态,却又还没变成蝴蝶,自然觉得受困茧中,难以伸展!
接下来的路很明确了,当然不是回头重新找回狼性(事实上也做不到),而是该持续往前进化才对。面对工作与人生,你我都要静下来想想,工作对我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的天赋与特色是什么?什么样的工作让我觉得有意义,并且满足我的热情?我承认这不是很容易,但这才是比「狼性」更强大更持久的原动力,而且在过程中,你并不是受到恐惧压迫,而是受到热情的指引,这样的人生要有趣多了!
快速摘要:
1. 狼性是艰苦环境下的产物,不是说要有就有的。
2. 成就感这类内部诱因,远比追求薪资条件这类外部诱因更有力量。
3. 台湾人欠缺狼性,其实是进化过程。解法不是回头找狼性,而是该加速进化才是。
4. 进化的方式,就是回归人的本心,找出符合自己天赋与热情的工作。
文章转载自大人学,作者张国洋 Joe Chang
原文链接:https://www.darencademy.com/article/view/id/16441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