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抗抑郁药物只对60%-65%的人起效,对大约35%的患者没有效果?
很简单,因为人类目前尚不明确抑郁的真正病因。
科学家们如今从四个角度,基因、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研究抑郁症的成因。遗传,器质性病变,对事件和自身的理解方式出错,以及来自社会文化的压力都可能导致患上抑郁症这一结果。
而抗抑郁药物仅仅只从生物方面入手,它的诞生来自于一个发现。
两种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不活跃被发现与抑郁症高度相关。
证据有二:
1)利血平和其它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经常导致抑郁。研究者发现,部分此类药物降低了去甲肾上腺素或血清素的活跃度。
2)研究者发现了真正对抑郁有疗效的药物(即抗抑郁药物),而这些药物一般通过提升去甲肾上腺素或血清素的活跃度减轻抑郁。
但是,生物角度的最大瑕疵也在这里:
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活跃度与抑郁症之间只有相关性,没有因果性!
现在研究者猜测可能背后有一个关键因素同时影响去甲肾上腺素活跃度、血清素活跃度和抑郁程度,很有可能神经递质的异常只是反映了神经元的异常,只是表象而非根本。
另一方面,“抗抑郁药物”这个名称也非常有误导性,仿佛它专治抑郁。实际上,更准确的说法是它对大脑产生某种作用,该作用恰好对治疗某些抑郁症状有效,它也同时对很多其他精神障碍症状的治疗有效。
总体而言,人类在治疗包括抑郁在内的精神障碍方面还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离弄清根本病因都差得很远,小小一个抗抑郁药物又怎么能指望完全有效呢?
我们对抑郁症治疗的误区还不仅限于此。研究证明,大部分的抑郁症患者仅需谈话治疗即可治愈或者达到不影响生活的程度。真正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往往非常严重,有些有伤害自己的倾向,即使如此,效果最好的方式也是谈话治疗加药物治疗的结合。
所以,担心自己得了抑郁症的人不要直接跑医院精神科领药了,先来心理咨询中心和专业咨询师谈谈吧,如果症状确实严重,我们会建议你去医院的。
上一篇:为什么你的抗抑郁药物无效?(上)
文章来源: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 编辑:乐天de看看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