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
亲密关系的真正目的,是让我们踏上寻找真正自己的旅程,在关系中我们的痛苦开始浮现是一件好事,我们彼此伤害是有意义的。我们的伴侣是我们最好有 镜子,最好的老师,他们帮助我们看到自己,帮助我们找到“我是谁”这才是伴侣真正的价值!
每天我都会收到很多人的咨询,从咨询中看到亲密关系的相处真的是很难的一件事,同时我也看到无论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有多么糟糕,但我们总是想要尽力去做到最好。无论在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的内心总是渴望去解决问题的。这是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欲望,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是我们的心灵在呼唤“爱”,是我们的灵魂指引着我们去学习如何真正地爱自己。亲密关系中的问题是让我们去真正明白“爱”一直都在,痛苦是一种转机,让我们通过亲密关系去成长。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
在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有责任做点什么。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并没有真正的爱自己,他们牺牲自己来满足爱人的需要。问题就在于他们认为自己有责任让爱人过得快乐。他们可能会指责爱人,太依赖了、太控制了、或者不关心等等,然后要求分手,或者提出离婚,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来自于自身的,那么亲密关系就难以继续下去。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在这个阶段,我们已经疲惫不堪,我们不愿意一直这样生活下去——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我们在生活中一直委屈自己,压抑着自己的愤怒情绪,我们开始对生活变得麻木,为了一点小事大发脾气,或者我们把不能表达的愤怒扔向我们的孩子。我们不再彼此关心、体贴,而是变得态度生硬、疑心病、尖酸刻薄、讽刺挖苦。这一阶段是相由心生的阶段,我们的面貌也开始因为心境而发生转变。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为他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羞愧,我们自由且快乐地生活着。我们明白,我们无法为他人的快乐负责。我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请求,我们对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负起完全的责任。
语言及表达方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学习“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声音。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它的方式虽然简明,但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非暴力沟通有四个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这里最重要的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不加任何的判断和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害怕、生气、恐惧、开心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这三个要素帮助我们诚实地表达自己。
比如,妈妈对孩子说:“小君,看到洗水池旁边的脏衣服,我有些生气,因为我希望家里能够整洁。”
接着,就是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提出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把脏衣服放到洗衣筐呢?”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哪一种行动来满足我们的需要。
这样,这位妈妈就清楚地说出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非暴力沟通的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这样,双方便可持续互动,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你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你的请求是什么……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这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非暴力沟通适用于各个层面的交流和各种环境:
亲密关系、家庭、学校、组织机构、心理治疗及精神辅导、外交和商业谈判、任何性质的争论和冲突。
有些人用非暴力沟通增进与伴侣的感情,一位参加研讨班的学员说:
“当我运用非暴力沟通与他交流,我不再觉得受伤,也没有退缩,而能倾听和领会他的情感。我发现,这个与我结婚28年的男人,内心原来那样痛苦!在我参加‘非暴力沟通’研讨班前的那个周末,他甚至提出了离婚。幸亏非暴力沟通挽救了我们的婚姻,否则,今天我们不可能一起来到这里。我试着体会他的感受,说出我的需要,听取不中听的回答。他来这里不是为了讨我欢心,我来也不是为了他的幸福。我们学着成长、接纳和爱,只有这样才能各得所愿。”
一位医生说:
“我经常使用非暴力沟通。一些病人问我是不是心理学家,因为医生通常并不关心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疾病的态度。非暴力沟通帮助我敏锐地觉察他们的需要,了解特定的时刻他们需要听些什么。在过去,一旦得知病人患了致命的疾病,我就心灰意冷,难以真诚地鼓励他们拥抱生活。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我开拓了视野,找到了新的沟通方式。它与医疗活动相辅相成,我更加热爱工作。”
“非暴力沟通”不只是沟通方式,它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使我们专注于更可能满足我们人生追求的方向。
非暴力沟通并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它认为,通过深入地了解愤怒,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渴望。充分表达愤怒的第一步是我们不再归咎于他人。如果我们认为“他让我很生气”,那么,我们难免就会指责他人。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的情绪和他人无关。我们总是用内疚来控制他人,指责他人成为了一种习惯,为了使这种手段行之有效,我们就会认为一个人可以主导另一个人的情绪。
比如我们对孩子说:“你的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这样的话是希望孩子相信,他的行为造成了父母的痛苦。
同样的,爱人之间可能会说:“你没有送我生日礼物,让我很不开心。”类似的话还有,“你要气死我啊”“你那样做让我很难过”“你真给我丢脸”等等。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生气呢?听到这些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1. 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当我们选择第二种反应时,我们认为别人应当认错或受到惩罚,这就是我们生气的原因。
当我们选择第三种反应时,我们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用心体会着自己,而不再分析别人犯了什么错。我们越是用心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就越能留意到自己的心理活动。我们可能会有强烈的情绪,但不再生气。可是,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一心考虑别人的过错,我们难免就会生气。除了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还可以选择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此时,我们也不会感到生气。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愤怒也就不再存在。
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借助愤怒来提醒自己,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那么愤怒就是有价值的。
比如,如果我们发现了孩子偷拿钱,当我们去问孩子有没有拿钱的时候,孩子否认了,我们可以说孩子撒谎,可是去指责孩子不是非暴力沟通所教导的方式。如果我们能够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直接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就能够将此事妥善解决。我们去倾听孩子的感受,他感到害怕,他的需要是保护自己避免受到父母的责罚。然而,如果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已经把他看作是不诚实的孩子,不管我们有没有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说出来,孩子都能够感觉到,他就会因为害怕而不敢说出事实。换一句话说,如果我们把孩子看作是撒谎的人,那么,我们的这种看法很可能就会成为预言。如果孩子知道说出实情会受到责罚,那么他为什么还要说出事实呢?
如果我们满脑子都是“是非”、“对错”、“好坏”,那么我们就很难与孩子、或者和我们的伴侣建立良好的关系。批评和指责使人倾向于自我保护并变得更有攻击性。批评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与批评和指责他人相比,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是:(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感受自己的身体,感受自己的情绪;(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3)体会自己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表达愤怒需要我们在一个单独的空间去完成,不是将我们的愤怒扔向他人。
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学习正确合理地表达愤怒和运用非暴力沟通。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我们的第一反应常常是习惯性的反应,我们潜意识的行为模式和信念,可能会让我们对孩子、对伴侣愤怒、口不择言。我们要学习用负责任的态度来沟通,不致对对方说出指责的话。当我们和伴侣吵得很激烈的时候,我们的确是不可能想起来这只是导火线,我们真正的愤怒来自于童年的经历,但事后还是要记得提醒自己我们生气的原因并不是现在所发生的事,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如果我们想要让自己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实现自己人生的选择,我们就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去学习。
亲密关系是治疗情绪伤痛的最佳环境,亲密关系是真正的疗伤之路。如果我们还没准备好跨出那一步,去面对痛苦并从中学习,那么我们就会选择抗拒痛苦。然而抗拒并不能使我们远离痛苦,痛苦将会永远存在,痛苦不会因为我们抗拒它而消失。我们企图让我们的痛苦成为对方的责任,都是他(她)的错,因为在潜意识中我们觉得痛苦超出了我们所能承受的范围。
人必须经过痛苦,才能成长。亲密关系给了我们机会去觉察过去和现在的痛苦,让我们能够成长并了解真正的自己。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