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电影《女王》描述了戴安娜王妃死后英国皇室的冷漠态度引发的民众激论以及事情的另一面,我们无意探究事情的真象,只是再一次感叹对于事物的不同表达方式或处理方式引发的结果差异之大,令人难以想象。
这种差异的形成过程与打羽毛球的过程非常类似。A与B单打羽毛球,如果A按照常规发一个很正规方向的球,那么B接到的也是一个常规球,B再回打过来一个常规球,他们之间就这样按照常理的往返不止。但如果A发一个扣球,B奋身努力救起这个球,他们之间就不再是常规的往返了,这样的不常规打法彼此都有心理准备,来玩球就是玩这样的互相折磨打压抗击,只是都在规则范围内就好。
事物的表达方和感应方就像这打球的A和B,不同的是我们看不到对方表达的情绪在他(她)内心世界的行走路径,就像我们看不到网栏的那一边,看不到羽毛球飞过来的路径,只是到了网栏的这边时才看到,我们只能通过球射过来的角度来推断球从哪个方向来,从而推断他(她)在哪个位置、以什么角度、力度在发球,这些全是我们的推断而非是对方的实际发球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B接到一个狠狠的扣球,他狠狠的回过去,这时A接到的是一个狠狠的回球。好,问题来了。
第一种情况,A的本意就是打一个狠狠的扣球,他也接一个狠狠的回球,这个理所当然。
第二种情况,A没有学过其他的发球方式,他以为这是正常的发球法,这时他收到B回来的狠狠的一球时,就会受伤。就象女王面对民众对她的评价时的受伤感受一样,她按照她学来的方式正常处理,但却得到这样不可思议的结果,让自己陷入一场矛盾冲突中。这就是A对自己的不自知造成的误会,如果A不及时反省自察,就陷入了这场自己引发的矛盾冲突中开始一轮恶性循环。
第二种情况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会看到的一个普遍的模式,A怀着温和的心情,打出了一个狠狠的球,他的思维与行为的偏差导致了B接受信息的偏差,B回应的一定不是A想要的,又或者B那里也存在类似的偏差,这样一来B回应A时偏差的角度会更大,循环往返下去,偏差就越来越大,他们只记得回应越来越远的当下而忘了初衷。
所以,解决我们的思维与行为之间的偏差就变得十分重要,这种偏差的结果是产生自身能量的内耗,用初中物理的知识来说明,任何一个方向的力都可以分解为两个垂直的力。
如同力A与力B,这是两个有方向偏差的力,A我们把它比做是那个温和友和的想法,B是狠狠的一球,这两个力各自分解,A有A1、A2两个方向,B有B1、B2两个方向,其中A1和B1的方向是相反的,也就是他们之间是相互抵消的,这一部分力量都来自己我们内在的能量,但他们却相互抵消,也就是内耗掉了,不产生任何外在能量。A2、B2的方向是一致,外在能量在这里迭加而增强,力A与力B的偏差越小,A2和B2重合的力越大,外在能量越强,A1和B1的力越小,用来内耗的能量越少。所以我们的想法与行为的方向尽可能的调整接近,也就是我们意识与潜意识的方向尽可能的调整一致,偏差尽可能减少,以让内在能量最大化的为我们所用。
这也就是心理调整的意义所在。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