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服药治标不治本
孩子的学习发生了困难,甚至遭遇了严重的障碍,仅仅送到医院服药就行了吗?一位多年从事青少年发展教育的心理咨询师,以他在医院观察到的情景,向大家发出了重要的提醒!前不久,我在沪上某著名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室内看到了一下的情景:
一个半小时内,一位医生接待了8位从幼儿园到高三年龄不等的就诊者,问题集中在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平均接待每人的时间约十分钟。
在这短短的十来分钟时间里,医生能做的事只能是简单的询问情况,来访者作简短回答,然后医生开药或是做检查。其中有这样两位来访者:
A. 小学一年级男生(6岁),有爷爷和奶奶陪同
问题:1. 多动症。丢东西
2. 和同学不认识
3. 只能上班主任的课。进教室就脱鞋袜,不能定心上课。
B. 小学三年级女生(9岁),由外婆陪同
问题:1. 抽动症。上幼儿园就服药,服药后有些异常反应。昨夜停服一次就动的不行。服药后 动作明显迟钝。
2. 脑子里感觉有音乐声。
对上述两位小朋友的问题,医生的意见是:服用利他灵治疗一周或二周。
我是一名从教20余年的教师,也是一位专业从事青少年教育的心理咨询师,此景让我深感震惊。面对众多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来访者们,大医院的心理医生给予每位来访者的时间非常有限,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开药是最为便捷、短期最见效的方法了。此时的心理医生已异化成为处方医生,几乎无法对来访者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
此景让我深感悲哀——除了用药以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帮助这些孩子?据我观察,从陪同孩子来就诊的家长到医生,均将焦点集中在孩子身上,医生不问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背景,家长也不介绍家庭学校教育实况,更没有听到有谁提这样的问题。似乎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就是孩子自身造成的问题,和家庭、学校无关。这是心理医生对教育问题不关注,还是家长们的教育水平低下?上面例子中的女孩在整个就诊过程中几乎一动不动,神情呆滞,而她外婆一直在述说女还的种种不是……作为旁观者,看到这样的女孩,我真的好心痛!
除了震惊和悲哀,我在思考——如果有教育专业背景的心理咨询师参与大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工作,这些就诊的孩子除了接受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可以得到专业的教育方法上的辅导,也即从孩子自身和其生长环境二方面来进行矫治,这是否能较好的解决问题?对孩子的家长,我要呼吁的是:一旦发现你的孩子有问题,首先要从自身寻找问题根源,这需要家长从关注孩子的学业转移到提高自身的家教水平上,只有家长们的家教水平得到提高,孩子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对家长而言,让孩子吃药和提高自身的家教水平,前者要容易的多,可是,这样可能会害了你的孩子
上一篇文章:
社交恐惧症治疗方法
下一篇文章:
强迫症治疗成功案例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咨询项目: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一般心理问题
组织项目:企业EAP疗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