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咨询师 孙晓平
多伦多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的研究发现,人类基于先天生物需要的依恋系统具有可塑性,即,个体依恋行为的品质受到主要照看者行为的影响。Ainsworth设计并开展了“陌生情境实验”,从中发现了三种不同的依恋模式,即安全型、矛盾型和回避型,而不同的依恋模式对应了不同家庭里的母婴互动模式。
具有安全型依恋特征的婴儿,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出紧张和难过,在母亲回来时,情绪容易被安抚。他们的母亲对婴儿的反应常常是敏感、及时和适当的。
具有矛盾型依恋特征的婴儿,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出强烈的痛苦,母亲回来时,情绪很难被安抚。他们的母亲对婴儿的反应方式不稳定,常常受自身心理状态的过度影响。
具有回避型依恋特征的婴儿,在母亲离开和回来时,都表现得无动于衷,而在这种表面上平静的背后,是婴儿心率的加快以及压力激素水平的升高,这些身体内部的表现与在分离情境下表现出痛苦的安全型婴儿的身体内部反应一致,也即说明,回避型婴儿表面上的冷漠是对寻求亲近未果的痛苦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回避型婴儿的母亲对婴儿反应的特征是,主动拒绝婴儿想要获取亲近的请求,抑制情绪表达,抵触身体接近,或者在身体接触时无法令婴儿感到舒适。
混乱型依恋模式,是Ainsworth的学生Mary Main发现的一个依恋类型。具有混乱型依恋特征的婴儿,在父母在场时表现出的矛盾的、别人难以理解甚至怪异的反应。这类婴儿的父母,往往会表现出令婴儿感到害怕的行为特征(包括父母自身受到惊吓或处于解离状态时的行为或情绪情感表现),婴儿因体验到了无法解决的恐惧而发展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Ainsworth之后的大量研究表明,婴儿期的依恋模式对个人的发展具有长期的影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