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常常提到的一个词汇便是“安全感”。在我们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安全感较强的人可以较好地接纳他人,同时也有着较高的自我认同;而安全感较低的个体通常较为自卑,与人相处中也更为敌对,他们更倾向于以一种不安全的方式来解释事物。这样的差别从何而来呢?我们可以从依恋理论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
Ainsworth通过陌生情境测验将1岁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 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回避型和不安全依恋-反抗型。安全依恋的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耍,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不安全依恋-回避型的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不安全依恋-反抗型的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