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体上表现出来的内心未满足的期待
文章来源: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 文/占海燕
首先,先看一个场景
孩子6岁,一个人玩着积木,觉得很无聊。妈妈刚下班回家,很累,妈妈正要忙着做饭,心情很烦躁。
孩子:妈妈,我觉得很无聊,我想要抱抱。
妈妈(看也不看孩子):宝贝,妈妈很累,去找爸爸玩去哈
孩子来到爸爸身边,爸爸也刚下班回家,正在看球赛
孩子:爸爸,你能陪我玩这个玩具吗?我一个人玩觉得没趣。
爸爸(正在看球赛,看也不看孩子):宝贝,爸爸现在没时间,等有时间再陪你玩,去找小朋友玩去哈。
孩子玩了一会儿,并没有去找别的小朋友玩,独立伤心的去找奶奶了。
直到有一天,孩子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开始发烧,爸爸妈妈都担心起来了。
问孩子:宝贝,你怎么了?你哪里不舒服啊?你想吃什么,妈妈给你做......
宝贝,你哪里不舒服啊?爸爸今天不去上班了,在家陪你......
爸爸妈妈满脸的关心,孩子觉得这就是他想要的。孩子的内心很感动,真希望这个病不要好起来,这样就能一直拥有爸爸妈妈的关心了。孩子的病好起来了之后,爸爸妈妈又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需要了。于是孩子想到当自己的身体有一点点不舒服的时候,就夸大自己不舒服的感受,孩子胃不舒服,就说:爸爸妈妈,我的胃好痛啊!是不是得胃癌了等等类似的情况,刚开始,孩子觉得很满足,孩子慢慢的长大,慢慢的,这样的方式变成了一个模式,孩子开始过度的关心自己身体上不舒服的感受,过度的担心自己会得病,孩子可能忘了最开始关注自己身体感受的动机了。
孩子身体不舒服是为了引起父母更多的关注和爱,这是孩子的目的。有的时候,我们也会让自己过的不好,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你的身体是忠诚于自己的,当你不想让自己好的时候,身体会很听话的配合你达到你想要的目的。再看一个例子
孩子爱上个和自己同性别的一个人,父母双方都是在很传统的家庭中长大的人,典型的中国式父母,母亲含辛茹苦抚养孩子长大,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母亲掌握着家庭的主动权,父亲寡言少语,压抑着对妻子的愤怒。在孩子的性取向问题上,父母倒是站到了一条统一战线上,仿佛找到了他们许久没有找到的共同点。孩子想要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追求自己的爱情,父母觉得孩子那样的爱情就是法轮功。孩子想要搬出去住,母亲不让,儿子和母亲一样倔强的性格哪能妥协,这样僵持着,直到有一天母亲感觉自己的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是肝的问题,母亲很伤心,告诉孩子自己是肝癌的前期,孩子很担心,开始内疚自己怎么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不顾及父母,于是不再搬出去住了。身体上的反应又让我们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
通过身体的不适或疾病,侧面达到了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因为自己的内心中有期待,孩子想要得到父母关注的期待,父母掌控孩子成长的期待,还有更多我们对他人的潜意识未满足的期待,当我们真正从人的角度看父母和孩子,而不是从刻板的角色的角度看他们,我们能放下自己为满足的期待,成为自己的决定者,这是我们人生新的诞生。
上一篇文章:
是婚房还是爱情殉葬品?
下一篇文章:
【译】你的声音影响他人思维的10种方式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咨询项目: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一般心理问题
组织项目:企业EAP疗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