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 作者:刘曦琨
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访,这些孩子大多是刚上小学的低龄学生,最小的一个才3岁多。家长们特别是妈妈们都是因为孩子教育上的烦恼而来咨询。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学校的言行举止不是那么规矩乖巧甚至与环境格格不入,不专心学习而让老师感到难以施教是普遍原因,于是老师找到了家长,家长责备自己的孩子,担心自己的孩子有了偏差和问题。
记得日本心理学大家河合隼雄先生在他的《孩子的宇宙》一书开篇中说过,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大人的问题。然而,可叹的是,很多家长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孩子需要改正,我的孩子需要服从,我的孩子需要做思想工作。
在我们成人的意识里的教育,大多是与孩子讲道理。然而很多时候,大人的苦口婆心往往适得其反,于是很多家长说着说着就来了脾气,从批评孩子到用发脾气征服,但孩子不但听不进,还变得对动不动说道理的父母格外逆反。这时候,父母又开始在感情上做文章,述说自己的辛苦付出,埋怨孩子不懂事,想以此“感化”孩子。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这样的套路其实是有害无益的教育方式。
把“讲道理”当成教育,是很多家长的通病。成人总是急于把自认为正确的想法和规则告诉孩子,因为在我们的思维惯性里,我们认为自己是“明白人”所以要把“不明白”的孩子教育好,我们要告诉他们大事小事怎么做,因为这是我们对孩子的责任和爱,这种“告诉”式的教育,其实是在使蛮力,是以大道理压人,强迫孩子接受,这样的简单教育肯定是无效教育。在这类教育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失去倾听的兴趣,产生“道理免疫力”,本能地排斥道理,严重的还会产生道德免疫力,心态也会变得苛刻,对理解他人没兴趣,而只是关注于如何用自己的观点征服对方。
有效教育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要让孩子“明白道理”不是仅仅把道理告诉孩子,而是要用平等、耐心和尊重,用心对待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他的感受,才能让道理进入孩子的心。所以想要孩子接受一个观点,可以通过一些可以和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让孩子在行动和实践中获得体验,明白这个道理。“行不言之教”往往比任何语言都有用处。或者,是从孩子的情绪入手,通过一些问答的方式,调动孩子去思考,刺激他天性中的善良,引导和鼓励他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