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中华文化中,一直把学习这个行为与痛苦联结在一起。仿佛一个人要想学习好,就必须忍受巨大的痛苦,这样,一个人忍受痛苦的能力,就等同于他在学业上获得成功的能力。
中国古人在教导孩子学习的问题上,流传下很多古训:
“头悬梁,锥刺骨。”
“梅花香自苦寒来。”
“十年寒窗苦。”
“十年冷板凳。”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虽然这些古训的原义旨在教导人们向那些有毅力的人学习,在学习上要用功。但是这些古训在无意间却传递着错误文化信号:学习是一种痛苦的行为,一个人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忍受痛苦。这里暗含的逻辑假设是,一个人忍受痛苦的能力,与他的学习成绩成正比,也就是他忍受痛苦的能力越强,那他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其实,学习作为众多人类行为的一种,对于人主观感觉的影响,没有天然的快乐或痛苦。学习行为在一个人身上引起的快乐反应还是痛苦反应,完全取决于他最初的生命经验。
如果在一个人的生命之初,父母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教会孩子学习,那孩子就会把学习行为与快乐联结在一起,那么他会不断重复学习这个行为。因为人是一个有机体,他的基本生物学规律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所以让他快乐的事情他会自动去做,他仅仅是为了追求快乐就去学习,而不必靠什么毅力。
相反,如果一个人的生命早期,没有人向他传达学习是快乐的正确的理念,而是传达了错误的观念:“学习是痛苦的,要忍受痛苦才能学习好。”并且没有人教会他正确的学习方法,他没有培养出学习的能力来,就被逼迫达到某种标准(在学校学习和考试)。如果他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就被批评甚至被打骂,使他在学习的事情上体会到的都是痛苦的感觉。这样在他主观感觉经验中,就会把学习与痛苦联结在一起。以后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一学习就会立即感觉到痛苦。又因为他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生物,所以他的生物本能让他立即从学习上走开。而我们成年人却不理解孩子的感受,认为他没有毅力,进而又认为他没有出息。处在此种境遇下的孩子,真的是太不幸了:本来他们是先被误导的,然后他们又被定义成“没毅力”,进而又被升级为“没出息”。最不幸的是这些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会真的以为自己没有毅力,然后会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没有出息。
今天的心理学特别是神经语言学(NLP)的研究,已经揭开了人类神经运作原理之谜。
人类的神经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联想,它会把不相关的事情联想到一起。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我们的神经系统会把当时做此事的“感受”与该事情联想在一起。而不管此时的感受是“快乐”还是“痛苦”,只要当时做该事情时所体会到的感受就会被自动地记录在潜意识里,下次再做该事情时,上一次的感受就会自动地出现。
当我们在最初接触某件事情时,如果当时所处的状态适合做此事,并且找到了做此事的方法,使他做起此事来感到轻松愉快,找到胜任感,如果此时再有人在现场给予他表扬,他会感到极大的快乐,从此把做此事与快乐联想在一起。这样经历一段时间,他会形成做此事就快乐的条件反射,此种条件反射我们平常称为“习惯”,在学习的问题上我们给它命名为“兴趣”。
在我们传统中国人看来,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好,那是他有毅力,是人格伟大;如果一个孩子的成绩不理想,那就是他没有毅力,就是没有出息。这其实是一个重大误解。
事实的真相是:
当一个孩子幸运的话,在他的生命早期,有人向他传达了关于学习的正确的理念,并且在学习时有人正确地指导,使他把学习与快乐联结在一起。人是一个有机体,控制有机体行为的核心法则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因此,为了寻找快乐,他会自动去进行学习的行为,由于他做的多了,自然学习的知识就多了;由于实践的机会多了,学习的能力自然就增强了。当他开始学校的学习生涯时,他已经具备了学习的能力,他会轻松地适应学校的生活。由于他爱学习的行为,恰恰符合我们文化的要求,他被老师表扬,被同学羡慕,被家长喜欢,最幸运的是这个孩子自己也认为自己有毅力、聪明、有天赋。他简直像上了天堂。
相反,一个孩子如果非常不幸的话,在他生命早期,没有人向他传达关于学习的正确理念,也没有人给予他正确地指导,他所受的教育与指导都是错误的:他周边的人都告诉他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要想学习好就必须能忍受巨大的痛苦,在他还没有找到学习的快乐与意义时,作为一种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自然生物,他理所当然从学习上逃开了。而我们的文化却对他的这种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他周围的人都会对他的这种“不学习”行为进行干预,轻的好心规劝,严重的要对他进行打骂,同时会指责这个孩子没有毅力,并且会上升到人格的高度来评价他,说他没有出息。而最不幸的是这个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逐渐他会完全接受人们对他的评价。他认为自己很笨,不是学习的材料,进而他会坚信自己没有毅力(他认为要学习好的人都是有毅力的人)。最后,他在内心里鄙视自己,认为自己没有出息,他们羡慕那些学习好的人,认为他都是比自己强的特殊人,他们做的事而自己做不到,因而他会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他等于下了地狱。
我在大学期间读到一本前苏联心理学家写的书,书名叫《学习与兴趣》我从这本书中第一次知道学习兴趣是培养出来的,而决不是天生的。当一个人的生命早期,接触到某种东西,如果他能做得来找到胜任感,如果他再找到美感,那就会鼓舞他继续做下去。时间一长,当他一做该事情,就产生生理上的快感,此时“兴趣”就在他身上诞生了。
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学习的事情上,要认识到,孩子学习什么知识其实并不重要,比知识重要十倍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而比学习能力重要十倍的是孩子的学习兴趣。而我们一旦在孩子身上培养出了学习兴趣,那学习能力就非常容易培养起来。而有了学习能力和兴趣,那学习知识就是一个快乐的旅程,他会易如反掌地学会他想学的任何知识。
文章来源:转自搜狐母婴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