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
咨询中,有的家长朋友对孩子着装的“中性化”现象表现出了明显的焦虑。看到自己家男孩打扮得像个女孩,或女孩打扮得像个男孩。头脑里就会冒出同性恋、异装癖、变性、变态等字眼,甚是担忧害怕。其实,中性打扮风潮和同性恋、异装癖并不是同一回事。做家长的要客观地认识这种现象。
首先,从个人、家庭层面来说,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地认同、模仿重要他人的过程。从某种意义来说,人是通过不断模仿才成为自己的。现在的家庭都是独身子女家庭,有的父母(或重要抚养人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了个男孩,可又偏偏喜欢女孩,于是,从小打扮得花枝招展,当成女孩来养,假如这个男孩在成长过程中,身边又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男性做榜样,他在生活中印象深刻的都是女性,那么他长大后女性化的可能就比较大了。女孩男性化同样也有这个因素的影响。
其次,从社会层面来讲,现代社会价值多元,旧有的性别刻板印象日渐打破。以前的小孩,他所面对的社会,男人是什么样,女人是什么样,都有固定的模式。比如,男人应该威武、潇洒、硬朗,所谓应具有“阳刚之气”;女孩呢,则应该是长发飘飘,一席长裙,尽现“阴柔之美”。于是,小孩也会很明确:我是个男孩,我应该是个什么样?而现在是信息时代,价值多元,青少年们崇拜的偶像大多又是各类明星,如果男孩看见有些男明星打扮得非常中性化,但是很受人喜爱,那男孩就有可能去模仿这位偶像;同样,如果女孩喜欢的女明星虽然打扮得非常中性化,但照样受到大家的喜爱,于是,女孩就有可能去模仿这位女明星。
小孩在12岁--21岁阶段,正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时候,他们都在学习、探索自己该以什么样的人生角色、面貌来适应这个社会。做家长的不必强加干涉,更不能表现出厌恶嫌弃。
其实,不管孩子以什么样的方式装扮自己,他们的内心都需要认可与关爱。家长应该相信孩子的自我探索能力,给他们以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什么样的装扮更适合自己,什么样的行为更能赢得同伴真心的喜爱和认可。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