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不少青少年不愿上学不愿外出工作的现象,这让家长怒其不争但又深感无可奈何,不知该如何劝服孩子走出家门。于是很多人会埋怨我们的教育体制,认为很多孩子的成长问题都是“中国教育惹的祸”。虽然中国教育是有很多弊病,但青少年不愿上学不愿工作的现象其实全世界都有,所以并不能简单归因于教育体制问题,深究原因,往往是和孩子生长的家庭环境,家庭相处模式以及与父母教育密切相关。
A才上初一,是个看上去特别单薄文弱的女孩,她有一天突然很坚决地对父母提出不去上学了,父母当然对此无法接受,但骂也好劝也好,都无法使小女孩动摇。父母无奈之下带她来到咨询室。女孩在咨询师面前用细弱无力的声音,语气平淡地说着自己不去上学的理由:被同学排挤,唯一的两个好同学转校了;老师偏心,学的东西也很无聊;更喜欢自己看书,看三毛、张爱玲、余秋雨,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于孩子的这些理由,坐在她身旁的父母感到无法理解,他们认为自己的女儿清高、孤僻、自以为是、异想天开,父亲甚至当面就斥责自己的女儿一无是处,无法交流,母亲也一脸惆怅的说自己的女儿过于早熟,自己学识有限,不明白她在想些什么。
在青少年成长阶段,尤其是青春期初期,特别需要自我价值的认同。女孩进入中学预初班,就遭遇到了同伴和个别老师不认可的压力。此时,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就变得至关紧要。然而在这个家庭,父母忙于工作,女孩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和老人生活,所以女孩对自己家庭的评价是“他们给了我生活上的需要,却没有给我想要的。”
隔代教育难免产生溺爱,这个女孩在小学里很受老师喜爱,这让女孩很有动力,但进入中学后环境变化,这使任性好强的女孩受到挫折后便以不上学这种非常消极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不满和期待。在咨询室中,父母和孩子几乎是零交流,只有奶奶在旁边竭力想跟孙女说话,想解释孙女的情况。父母却是各自看着手机,这种行为和身体姿态让女孩明显感受到的是不接受。在家中显然占主导的父亲,脾气急躁,他情调女儿从小就不合群,对父母也是爱搭不理。显然这个家庭的交流是阻塞的。父母的不认同,往往会造成孩子压抑、消极、自卑等心理问题,而不上学正是这个孩子对父母不认同的抗议。
父母的理解、接受、鼓励是青少年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动力,对这个时期的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中的润物细无声,是陪伴,是真正的关注,只是一味的教训、指责甚至漠不关心都会给孩子未来的成长带来难以估量的伤害。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