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人格异常的概念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是指一个人在与环境互动过程当中,对环境所表现出的持久而稳定的想法与行为。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成型于青少年期间,从而贯穿整个成年阶段。因此,可想而知,一个人从出生至青少年过程中所经历的家庭关系、教育学习、人际关系、重大生活事件等都对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成长过程中,亲情的缺失、教育方法失当、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及重大心理创伤事件等可均能影响人格特质的正常发展与否;除此之外,脑病变带来的脑内部特定结构的功能变化或神经递质的失衡也可以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其中表现为在认知、情绪反应、人际关系、冲动控制等四个方面中至少有两项出现长时间持续的执拗与功能损害,且与其文化背景所预期的偏离甚远,我们称之为人格异常。人格异常的个体表现为执拗、无法变通,难以适应生活上的变迁或压力,并且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异常,习惯性把责任推诿给他人,甚至做出害人害己的行为。
在美国精神医学学会颁定的人格异常疾患定义中,人格异常分为三类,共十种人格异常表现形式:妄想性、类分裂性、精神分裂性、反社会性、边缘性、歇斯底里性、自恋性、逃避性、依赖性、强迫性人格异常等。
关于人格异常的治疗上,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等方式的心理治疗能带来一定的效果。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