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从事科学与技术教育与研究的一所私立大学。该学院的数学教授蓝勃,在他系上的公布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结果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却在下课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的解开这个难题。蓝勃教授在找不到真正的解题人之后,又下了另一道更难的题目,要找出这个数学天才。
...
文章来源: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 作者:吴力苏
有些咨客总是害怕自己得某种疾病,如性病,甚至害怕自己得狂犬病,艾滋病等,他们成天纠缠在这些疾病的思考中,把自己搞得非常痛苦。他们去不断的去找医生求证自己是否有疾病,就算医生检查的结果是没有问题的,他们还是会焦虑,他们的强迫思维,强迫行为仍然困扰着。当我们对结果只能允许好的结果出现,不允许坏的结果出现,就会不断的去证明你有一个好的结果,这样你的思想就是一种主观固定的模式,你越想证明是好的,内心就越恐惧这个结果站不住脚。这就是一种强迫性的思维方式。
...
社会心理学认为,态度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态度通过影响行为意图等多因素交互方式改变人的行为。反推而论,行为被态度影响,态度可以预测人的行为。对于吸烟行为本身,人们的态度大多持否定态度,那么为何吸烟的人数却不降反升。
长者常言: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而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更有甚者认为,态度决定一切。通过意识层面的态度将个人的行为与命运联系起来。一改过去老旧思想,“命由天定”改为“命由态度”决定。面对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问题,其中也有例外,吸烟有害健康是常识,但为何吸烟行为却盛行不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调查报告称,我国人群吸烟率为27.7%,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2.1%)。若想了解行为与态度不一致的现象,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态度的形成过程。
...
文章来源: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 作者:吴力苏
疑病症就是怀疑自己有某种疾病,实际上并没有发现有这种疾病,但是咨客还是会反复思考,反复去医院检查,虽然检查的结果并没有问题,但是咨客还是担心自己有这种疾病,并伴有强烈的紧张恐惧情绪。比如怀疑自己得了性病,艾滋病,狂犬病等等。
这种怀疑自己的心理会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影响到睡眠,时间长了会出现一些躯体症状,更加加剧了自己的疑病心理。
疑病症也是一种强迫思维的一种表现,咨客在认知上存在要求完美,必须100%确认自己没有问题才可以,但是任何事物都很难做到100%的确认,所以咨客就一直焦虑不安。
...
来找我咨询的来访者中,几乎每一个成人在谈到童年的时候都有各式各样的遗憾,尤其集中于对于父母养育方式的不满。父母们曾经不经意间表达的动作、语言,会在孩子长到三四十岁或者五六十岁,甚至直至终老前,都起着难以估计的影响力。常常听到一些表述:我永远都忘不了他们那样说……,我永远都记得那个场景…… 我一想起来仍然感到害怕……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对我……
...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如果身边的朋友得了抑郁症,亲友应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了解,抑郁症典型的表现是donw,包括情绪down,思维down、兴趣down,还有就是性欲down。通俗地说,抑郁的状态下什么都不想做,对于生活和未来完全没有方向感,没有去争取的动力,有的只是对现实的失望和对过去的不认同。这一切表现为对自己失望甚至放弃生命。这样持续down的心境如果超过了3个月,并且影响到了工作和社会支持系统,我们就说这是抑郁症的表现。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长们好像学会了一种特别的错误观念,那就是: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或者不听从管教的时候,用指责甚至羞辱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行为的不满,孩子就能改过自新?!“棍棒底下出孝子”观念被多少现代家长继承下来,只是用新的惩罚性语言代替了这个“棍子”。但孩子们,却没见得在这样严厉管教下表现出怎样的顺从。
...
经常有人问我,我该去哪寻找我的另一伴?怎么才能找到那个他/她?答案出乎意料的简单,那个你一直以来寻找的他/她可能就在你身边,可是你看不到他/她,因为你从来没有把他/她列入考虑范围。
...有一位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的人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周末,她到当地的一位教授家中做客。一进门,她就看到了教授5岁的小女儿。小女孩满头金发,漂亮的蓝眼睛让人觉得特别清新。她不禁在心里称赞小女孩长得漂亮。当她把从中国带去的礼物送给小女孩的时候,小女孩微笑着向她道谢。这时,她禁不住夸奖道:“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这种夸奖是中国父母最喜欢的,但是,那位北欧教授却并不领情。在小女孩离开后,教授的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下来,并对中国访问学者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
...
...